琼瑶并非轻生,而是选择了体面的死亡

2024-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图:网络

昨天正在听书,忽然从客厅传来女儿的声音:琼瑶去世了,是自杀。

我一惊,又释然。早在2017年,79岁的琼瑶就交待了身后事:临终之前绝不插管,绝不抢救。她特别强调,不要在我的身上插尿管、呼吸管、鼻胃管,总之什么管子都绝对不行。她希望活得有尊严,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体面地向读者告别。

说来也巧,我听的这本书,书名就叫《最好的告别》,作者是人一位印裔美籍外科医生, 哈佛医学院教授,讲书者是孙轶飞先生。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衰老和死亡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正视它们能让我们消除恐惧,从容面对,并且在这个过程里保持生命的尊严。事实上,这也是在反思医学的目的,究竟是无休止地延长寿命,还是始终保持对于生命的尊重,在适当的时候,让患者有权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尊严,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自由。不幸的是衰老会剥夺你的自由,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你有可能无法自由行动,有可能无法自由进食,甚至有可能无法自由排泄。你看不清,听不见,走不动,说不清楚,活着,就是行尸走肉。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尽管华夏民族接纳了佛学,并且与儒道两家相融,对生与死却无法超脱,基本不考虑生命的尊严和自由,宁为牛马,宁为行尸走肉,也情愿“好死不如赖活着”。直到现当代,国人才明白什么叫活得有尊严、有质量。然而,自己的生命往往是由别人做主。

我父亲的一位战友,高龄,已确诊为不治之症,浑身插满管子,头部肿大如斗。医护人员见老人家常常流泪,表情极其痛苦,曾主动暗示患者家属停止使用营养药,老人的几个儿女为了表现孝敬,坚决不肯,一直拖了几个月。

这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在西方,那些垂危患者在人生的最后关头,集体选择了生活品质,选择了死亡的质量。

琼瑶最重视的正是生活品质。

她终于翩然而去。

琼瑶本名陈喆,琼瑶这个笔名来自《诗经·卫风·木瓜》,原话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一种美玉。诗歌的大意是,你爱我,赠给我木桃,我更爱你,用美玉做回报。

琼瑶一身坎坷,三次自杀未遂,但回报给社会的主题是爱,是中文世界里影响最大、读者最多、同时也最具商业价值的言情小说。她一生中创作了65部小说、15部电影剧本、25部电视剧剧本。根据琼瑶小说翻拍的电影达到50部。1998年的《还珠格格》平均收视率高达45%,同时捧红了林青霞、刘雪华、秦汉、陈德容、林心如等等一大批明星。

坦率的说,我没有读过琼瑶,我们那一代大多数人不见得喜欢琼瑶。在传统观念中,她的那些小资情调上不得台面。曾经提醒女儿,别相信琼瑶,别相信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爱情就是结婚,结婚就是过日子。但女儿喜欢琼瑶,她的同学们喜欢琼瑶,那一代年轻人喜欢琼瑶。在这个缺乏爱情、羞于谈爱、视小男孩小女孩之间纯洁的友谊为早恋且如临大敌的国度,琼瑶填补了少男少女们心灵的空白。

著名作家,同为五十年代出生的王安忆曾指出,在琼瑶的作品中,人物不必为衣食所忧,一心一意地纠葛于情感之中。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作家越是缺什么,就越是需要在想象中得到弥补。琼瑶在弥补自己的同时,也弥补了公众的需求。或者正因为如此,她的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才会成为人们青春期无法磨灭的记忆。

86岁高龄的琼瑶没有轻生,而是选择了体面的死亡。

她的遗书一如既往地浪漫: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雪花如玉,翩然飞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