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4】价值与自尊
当有人问你,你是有价值的人吗?你会怎么回答?或许,你会这么说:
“当然,我给这个家带来了财富,让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我有车有房,存款七位数。”
“我的工作帮助很多人,我是有价值的。”
我们说到“价值”的时候,我们总以外部因素来评价自己。那么,你是有“自尊”的人吗?今天我们来说“自尊”。我特意在某度上查阅了一下“自尊”的解释。“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这里的解释更多表达了自尊基本表现,或者说自尊是内在评价和外在认可下的心理状态。而在处事模式中,会更倾向于把自尊放在人本身的价值上。
关于自尊,有些人是有条件的自尊;也有一些人是无条件的自尊。这一区别来源于我们在社会中的比较。
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就会通过在外部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
比如,一个男人要有钱有车有房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一个女人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是一个好女人。这是社会中普遍的“评判标准”,有一些评判标准跟我们的传统习惯性思维有关。
在现在这个浮躁攀比的社会,这样的标准比比皆是。人们必须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你做到了以上的标准,你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可是人们忽略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本身,我们作为人本身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就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是不以外部条件、标准来决定和衡量。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本身就是出色的精密机械。
请你暂时忘掉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无论你觉得它是笨拙的、不协调的、普通的还是神奇的——想一想它正在做的事情。就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你的身体表现出非凡的协调性。眼睛轻松移动着,自动将手机的文字与以往记忆中类似的文字、经验、意识、信念进行比较,转换成新的认知,再与上下文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这一过程每几秒钟就会发生几千次。与此同时,无需刻意努力,你的心脏在跳动,呼吸在持续,维持着各种器官、腺体、肌肉构成的复杂系统。另外还有数以亿计的细胞正在自我复制、对抗疾病,这一切同样无需有意识地努力。
我们不应该贬低自己的身体,贬低我们作为“人”原本就有的价值。我们的身体,包括大脑、记忆存储、神经系统在内,是极为精密、十分能干、充满潜力的。它内部蕴含着惊人的智慧。对于未知的事物,内在的智慧会像孩子一样去学习领悟。
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就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我们却最轻易的忽略了它。好像刚才所说的,就自然而然发生着,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身体机能保持着生命。
我们忘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很多人用外部的价值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不断地给自己施压,希望自己终有一天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当你满足了一个外部标准,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外部标准,压力就出现了。
我并不是质疑努力,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首先看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而不是只看到外部的价值,而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处事模式: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用外部价值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属于有条件的自尊;真正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属于无条件的自尊。
如果,你现在是属于有条件的自尊,我邀请你想想你的身体现在发生的变化,观察一下它的运作,你可以无意识的呼吸、吃饭、睡觉、回家,都是你的身体带给你的价值;如果你一直都是无条件的自尊,那么恭喜你,请你保持这份信念,因为它会让你越来越好。
欢迎你把你的想法留言给我,我们一起讨论自尊模式。下一期,我们介绍意动选择中的一个模式:动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