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回的故乡有个地方叫故乡故乡情

随笔15|关于冬至的碎碎念

2016-12-22  本文已影响15人  简单的考拉

昨日冬至,家里羊肉暖身,加班写PPT至午夜。

今日寒潮来,关于冬至的碎碎念,便铺开去。

—————-

这世间,最无情的莫过于是岁月,不管你想怎样抓住它,留住它,它都会在你的指尖悄然流逝。时节匆匆更替,不经意间,已经到了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冬至过后,白日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每一年,周而复始。

节气,大多是祭祖、美食分不开的。

冬至是个大节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冬至祭祖、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

——————

家乡的海滨小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记忆中的冬至前后,家家户户都会祭祖,都会叫上亲戚来家里吃一顿。

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后代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然后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喝酒吃菜。其中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点心就是“硬擂圆”。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年末将至,一家人团团圆圆最重要。擂圆用糯米粉做,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

一家人围成一桌,温一壶黄酒,夹一个粘满豆粉的擂圆,趁热咬上一口,香喷喷、甜滋滋、暖烘烘、软绵绵,大抵是最美的味道。

小城虽小,但仍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地方喜好甜食,也有些地方喜好咸味,但不变是小时候美好的味道。

——————

小时的味道,只有回忆。

从在外求学开始,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家吃过“冬至圆”了。读书的时候,父亲总是把"做冬至"放到快过年的时候,为的是在外求学的我,能回去吃冬至圆。暖暖的,刻在心中的味道。

工作后,每年过年都是掐着时间回去,已经赶不上冬至圆了。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做冬至”移到了酒店,在家里祭祖后,邀上亲戚去酒店里享受美食。

再往后,客居他乡,远在家乡的父母,“做冬至”只剩下简单的祭祖仪式。

冬至日,冷冷清清。

少了家中暖暖的那壶温热的黄酒的味道和香甜软糯的“硬擂圆”的念想。

怀念故乡的滋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