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之十九朱文津

2022-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论语·述而第七》之十九朱文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述而篇》第19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释义:有人问孔子:您什么都懂,无所不知,是不是天生的?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只是喜欢研讨古代典籍,又很勤敏用功、努力求来的。”

交代有人--认为夫子生而知之的两则公案:《孔子家语·辨物》记载,季桓子打井,得到一个土缶(fǒu),里面有个像羊的东西,季桓子派人去问孔子说:“我在费(bì)地打井,在井中得到一只狗,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就我知道的而言,应该是一只羊。我听说,山林中的精怪有夔(kuí)和魍魉(wangliang),水中的精怪有龙和罔象,土中的精怪有羊。”

孔子在陈国,当时有一只死的隼(sǔn)鸟陈列在陈惠公的厅堂上,射穿它的箭杆是楛(hù)木制成,箭头是石头的,长度有一尺八寸。陈惠公让人询问孔子,回答说:“隼鸟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啊!箭是少数民族肃慎氏进贡周武王的贡物,箭杆的末端刻着‘肃慎氏贡楛矢’几个字。武王把它赏给女儿大姬,女儿嫁给胡公,封在陈地,所以把肃慎氏的贡物分给陈国。您如果派官员到从前的府库中去找,就可以得到。”陈惠公派人去找,得到写有金字的简牍,果然和孔子说的一样。

有人,代表了大多数人。对出类拔萃之人,我们通常认为他就是不一般,所以他有这样那样的成就理所当然,他就是高人一等。潜台词、话外音:因为他本来就优秀,我怎么能跟他比,所以心安理得,甘于下流,为自己找了最好的借口。(2:20)

1.夫子为什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夫子洞彻我们这种下劣的心态,所以开诚布公、和盘托出,我不是天生就会,也是靠后天的勤奋学习得来,人生的起点跟大家一样。我们视圣人高高在上,但圣人却跟我们平起平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圣人慈悲仁爱的用心。《集解》:“郑玄曰:言此者,勉劝人于学也。”圣人的目的是劝学。

人生下来,资质秉性有高下之分,有愚笨,有聪明。夫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依照着资质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朱熹《论语集注》:“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生而知之,就是天生的聪明,生来就知道一些事理。南怀瑾先生说:“有一种天才是生而知之的。如唐代的白居易,生下来还是婴儿,抱在奶妈怀里,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认识‘无’字,屡次试验他,拿一本书叫他一指,都是指到‘无’字。这种生而知之的事,照中国古代的看法,有很多人都很相信。因此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这意思就是说,人的天分、智慧,大多是由前生带来的。”北宋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提到一个神童方仲永,世代务农,没有上过学,五岁就能写诗,很有文采和道理。天才儿童的现象不在少数,所以大家都相信人有天分。

生而知之,就不是常人所能,所以夫子第一句话“我非生而知之”,先把我们认为与己无关的想法拿掉,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份;接下来,夫子再把自己成就之因、努力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告诉我们,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全是真情告白,没有一句虚言。蕅益大师引李卓吾的话说:“都是实话。”

所破:我们总觉得圣人都是天生的,一般人怎么可能成就圣德,但夫子却以身示现: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生就从凡夫转成圣人。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圣人吧?为什么他如此博学多才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所以使他博学多才。”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做很多粗活。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5:45)

2.对“好古”,您有怎样的解读?

“好古”,古,不是时间的久远,而是上古圣人的道统,中华文明的传承。张居正说:“古是古人的典籍。”好,《说文》:“好,美也。”以什么为美,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夫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就在于他的所好与众不同,他好古。夫子自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古圣先贤的追随者,没有自己的东西,完全传承上古道统。好古,就是向古圣先贤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穿越历史长河看中国、看世界。

好古,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却掷地有声,精彩绝伦。历史的长河,不只是时间,更重要的是人文,人类文明的延续、薪火相传,接棒的人是关键。好古,其实就是接棒人的坚定誓言。北宋张载把这个誓言说得透彻,“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一个人想到人从何来,又往何去,他的生命才真正有意义。赞叹论语悦读会的各位老师,学习论语30年,就是一群人一起“好古”,传承圣贤文化。

所破:对比圣人的所好,一般人追求的,都是低级趣味,而且粘著在上面,很难摆脱。春节里,我走过小区棋牌室的门口,看到里边人头踊跻,联想到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心老是往外跑,尤其是星期天,等电话铃响,喊我去打牌,那个时候脑子里没别的,就好这个。但现在走过去,觉得一点没味道,因为内心有了真正喜好的、有意义的事情。

好古的方法

钱穆先生说:“好学必好古。若世无古今,人生限在百年中,亦将无学可言。孔子之学,特重人文,尤必从古史经验前言往行中得之,故以好古自述己学。”我们必须通过亲近师长,学习经典,去承接前人的经验智慧。

经典教育,文明传承,一定要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没有老师,光靠自己瞎摸,绝无可能。

夫子身教是大成至圣,他就是遍参当时的名家,广泛地学习,把所有的道统汇集于自己一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老子、蘧伯玉、晏平仲、老莱子、子产、孟公绰等,都是孔子的老师。而比他年长、不是同一时代的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等,也是孔子经常提到、效学的榜样。

《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叹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给了临别教言。孔子说:“我一定依教奉行。”从周国返回鲁国,因为得到了老子的祝福,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很多人从远方赶来,弟子多达三千人。

敏以求之”,找到了好老师,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自己努力的部分。敏,《说文》:“敏,疾也。”朱熹《论语集注》:“敏,速也,谓汲汲也。”心情急切,急于得到,是内心非常希求、真正努力的状态;如果动作反应迟钝,有也好,没有也罢,那说明希求心还不够,不可能学得好。张居正说:“只是见得这个道理,都具于古人之典籍,若非心里喜好,则志向不专,非上紧讲求,则劝夫有间,所以笃信好古,汲汲焉勉力以求之。将古人的言语,字字去体认;将古人的行事,件件去思索,就似饥之求食,渴之求饮一般,惟日孜孜,不敢有一毫之懈怠。”如饥似渴,迫不及待,那才是真正想学的心。

“求”之一字对现代人特别重要!《增韵》:“求,乞也。”《玉篇》:“求,索也。”求,是怀着一种卑微的心,去向师长求道。所以古人必定寻师访友,不惜千里万里去求,不是等着别人送上门来。前面讲到夫子为求学,到过周、卫、齐、楚、郑等很多国家学习,周游列国时经过的国家更多。有了师授,还要自己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刻苦用功。否则一天到晚跟着老师身边,不用功,照样没用,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所破:

1.反观我们现代人,样样图方便,求学的精神与古人相比差得太远。稍微有点麻烦,就不想要了;

2.老师都送上门了,还不太情愿。不希求,再好的东西摆在面前也不会珍惜。

3.现代家庭,父母一个劲地把好东西塞给孩子,效果呢?只能引发孩子的厌烦,反而提不起欢喜心、希求心,把孩子的内在动力损减掉,好东西都被糟蹋掉了。没有欢喜心,学什么都是乏味的。

“者也”,夫子说,我就是那个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圣,所以也是跟大家一样有血有肉,千万不要把我当作神坛上的神像。没有痛苦、不需努力、自然成圣,没有那样的事。把我们不劳而获的想法彻底清除。(13:26)

3.一个人的成功,是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

学习这一章,夫子帮助我们理清了二个关系。

一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人的天分有高低,但天分高的人也要后天的努力,二者相比,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反喻:前文讲到的方仲永,虽然天资聪明,五岁作诗,但因为后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成为一个普通人。

正喻: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先天的优势只占百分之一,后天的努力占了百分之九十九,成功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爱迪生发明电灯,是经过了1000次的失败,才有1001次的成功。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每个人的天分不同,代表了起点生来就不同,不同的人怎么可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起点不同,但成功的路线却相同,所以,人生不在于起跑的早晚,而在于有没有找到成功之道,有没有坚持到底。

所以“好”字非常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未必能行;但好,一定有行。可以说,好是成功的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就在于所好的不同。好,不是天生的,是修炼出来的。

《中庸》上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生来就知道,通过学习后知道,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因缘不同,但最终的知,相同。“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虽然推动行的力量不同,有自觉自愿,有见到好处,有勉强而行,但只要去行了,最后的成功,相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起点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喻: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曾国藩小时候天赋并不高,可以说比较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不知读了多少遍,可他还是没有背下来。而早就潜伏在他书房屋檐下的一个贼,本想等他读完书睡觉后再进屋偷东西。但是等啊等啊,等了好半天,曾国藩还翻来覆去在读那篇文章。贼人实在忍不下去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梁上君子虽然聪明,但后天不愿努力,终成鸡鸣狗盗之徒;曾国藩虽然不聪明,却一生勤奋努力,终成半个圣人。

二是古与今的关系。

所破:古与今,我们常常着眼于时间的概念。所以,时间越久远,好象越陈旧、越落后;而时间越临近,好象越新鲜、越先进。

我们把人文跟物质搞混了。物质用久了会腐朽,所以人们会喜新厌旧。但古,是经典,是古圣先王取法天道而为人类带来的文明,包括诗书礼乐易等,是作为一个人必须了知和遵循的内涵,只要有人的地方,经典永远存在,经典永流传。譬如百年老店、千年大药房,能够千百年不倒,靠的就是祖传的秘方,所以一字不改,改了就传不下去。

西方功利的拿来主义影响了现代人。南怀瑾先生说:“中国人在近几十年以前的几千年当中,观念上都认为今不如古。”古人注重为人,当然看人看德行,而文化道统的传承会有衰落,会世风日下,当然今不如古,譬如忠孝的内涵就不如从前。“西方文化有一大转变,认为古不如今。”西方科技发达以后,今人注重物质,古代没有飞机、火车、手机、空调,当然古不如今。然后很多人,往往用物质的进步,来涵盖一切,否定古代文明的辉煌和遥不可及。

“古为今用”被错解。主动权在今,古是从属,用不用古、怎样用古,由今(现在的情况)决定,所以对古总有一种轻忽。但经典,放之四海而皆准。儒,就是人需。所以儒家经典,就是人类必须的宝典,不会过时,没有地域限制,纯粹精华,没有糟粕,根本不需要取舍。如果连一个不懂之人,都能任意评点、肆意修改的话,那还是经典吗?譬如儒家强调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代人着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不仅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能解决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更能解决人与自然不和谐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集巴黎时,曾得出惊人的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从古到今,古往今来,今是古的延续,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代,是因为中华经典从古到今,原封不动,一字未改,因为古的完整传承,才造就了中国人的文明礼仪、家国天下、勤劳勇敢、发明创造,因为好古,才有了今天的卓越辉煌。

16.17.18三章关系:

所以,我们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本章,夫子说“好古,敏以求之”,他如说而行;16、17两章,夫子学易,学诗书礼,皆是好古;18章“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即是敏以求之。好古,不仅是圣人的言行,也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好古,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是我们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让我们一起共勉!21:38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夫子为什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2.对“好古”,您有怎样的解读?

3.一个人的成功,是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