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一樣

2019-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現在不能去流浪

南方與北方總有一些不同

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在哪裡總存在著南北之間的差異。就像一個小小的台灣,台北人與高雄人就顯示出不同的步調。在大陸也是,東北人與廣東人的個性總體來說也有明顯的差異。北亞洲與東南亞之間給人的刻板印象也是東南亞人工作不若北亞的人勤奮。在歐洲也是這樣, 可能是因為天氣的關係,南歐人熱情奔放,日照時間長,生活/工作步調很慢,容易給人一種不愛工作卻享受生活的印象。我很少流浪到北歐,對於北歐的感覺沒那麼強烈,但有次冬天在芬蘭旅行時,下午1點半後就天黑了(日照時間才三個小時而已),那時大約在下午2點左右吧~ 我已聽到別人用"good evening"來跟我打招呼了,哈,換成是日照時間長的南歐絕對不會有人在下午2點就用"good evening"來打招呼,那時"午餐"才正開始呢~

不是每個老外英文都很好

相信大家看到我寫到這裡應該很開心,畢竟我們每個人從小拚死拚活地學英文,深怕自己無法學好英文而失去競爭力。但流浪過歐洲一些日子後,我才發現不是每個歐洲人/甚至世界其它國家都像我們印象中的英文很強。可是,我必須告訴大家,雖然非英語系國家的人不見得能夠把英文講得比我們好,他們卻可以很勇敢地利用有限的英文辭彙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會加上肢體語言好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意思。再者,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英文腔調,例:日本有自己的英文腔、新加坡也有獨特的英文腔,歐洲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英文腔。我發現他們不會像我之前在學校學英文一樣,一定要強迫自己用正統的英美腔開口說話,這使我後來也不追求"極致"的英美口語腔調。不同文化的人會用不一樣的單字來形字一件事,我常常很訝異原來一件事情不是只有單一角度來形容,還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並形容。其實到最後,我可以感覺"英文"已經不是一門學問了,而是一項"工具",一個被用來溝通的工具,撇除學術研究外,在用英文溝通的情況下,你可以常發現有些人常有文法、發音的錯誤,在我的觀察中真的很少有人特別提出來糾錯 (也許我們都不是英文為母語),在一般生活中或商場上,只要你能夠讓人"明白、清楚"你講什麼即可,很少有人會糾結"完美"的英文。所以我現在也不管什麼標不標準的英文,反正用我破爛的英文也可以闖天下… XP

地緣上的便利

如同我們臨近日本、韓國一樣,很多人會學習日文或韓文,也會常去日本或韓國旅遊。在歐洲,我常常聽到歐洲人去過很多歐洲國家/學了好幾門語言,乍聽之下很厲害,其實現在想想這都是地緣上的便利才造就他們有這樣的背景。曾經有次在西文課上,老師問了班上的學生會什麼語言,班上的學生大多來自歐洲,很多人都會3~4種以上的語言,我也很不服輸地說:「在家我講台語,在學校我講中文並且學習英文,學校甚至還有西文、日文、法文、德文等課程讓學生學習。」當場讓其它歐洲學生"哇"的一聲叫出來…但其實我沒有學那麼多種語言…>"<

在亞洲大家有時會去鄰近或物價低的國家血拚買東西,在歐洲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有時某國的物價比較高,該國人民就會開車到鄰國加油、採購生活日用品。又或是放暑假時,其它的歐洲人喜歡到南歐渡假享受陽光,聽起來很叫人羨慕,但仔細想想,歐洲人"出國"真的很容易。還記得有次我在荷蘭不小心迷路了,等我意識到不對勁時,那時我已經走到德國的領土上了 (這樣也算去過德國一次對吧,哈)。

荷蘭、德國、比利時的三國交界處,真的沒有很明顯的"國界"

聊天的話題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慣用的打招呼用語,例:在台灣大家習慣說:「你呷飽沒?」在英國則是習慣用"天氣"來開始接下來的對話。在歐洲的我某次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家庭話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真的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不論是在華人的世界裡還是在歐洲都是一樣的觀念。

在某次的機會下,當時不到30歲的我+40歲的荷蘭大姊+50幾歲的西班牙大媽在一起聊天,都還是"未婚"的三人各自聊自己的情況,最後我們總結這個話題真的存在華人與歐洲人的世界裡,那就是家庭聚會時都會被家人問到:「你是否有對象了?」如果你回答有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何時會結婚?」如果你結婚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何時會生小孩?」等到你第一個小孩出生後,接下來被問的問題是:「何時會生第二個小孩?」世界之大,文化之廣,但人類社交的話題都很類似,那時我們仨都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現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