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书1
很高兴我们又在简书里做了同桌。
从我们离开校园,奔向各自前程,如今已有三月未见,难得我们还能从线上再做一回同桌。
从前都是你早早的来到教室,为我们抢占位置,这次换我提前来到教室,为你讲解校园规则。
是为讲解校园,也是为讲解简书,更是为讲解些关于我迫切希望你能变得更好的事情。
我希望你学会搜索
你总是说我整理信息的能力很强,每次都能从各种方面找到想要的信息。但没有什么东西是平白得到的,这些都避免不了搜索。
就像这次我和你讲先秦历史,你对他感兴趣,我并没有对你推荐关于先秦史的书籍,而是希望你先去搜索一下。
你苦恼的问我,你不知道该怎么搜索?
我对你讲可以去某乎,某度,某博,某站,甚至某微、某Q你都能够从中找到你想要的信息。
我要你自己去搜索关于先秦的历史书籍推荐,并不是说我不想对你介绍书籍,而是希望你在搜索的时候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时的介绍,比如为何推荐,介绍内容如何,豆瓣评分如何,甚至推荐阅读人群,你都可以在搜索的时候找到。
有时候,有些人会把他的阅读感受也写在其中,倘若你自己搜索,这些你都有可能看到。你甚至能从他人的评价中找到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阅读书籍。
而不是我给你推荐一堆只有书名却没有介绍的书籍。
我在很多年前曾看过一则小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问他的父亲一个问题,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第二天开车带到带着他来到了当市里最大的图书馆,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花了一天的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答案,然后他和孩子开开心心的回去了,他有个朋友知道后嘲笑说那个问题,只要上网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何必费那么大功夫花费一天的时间去图书馆呢。
可是这花费了一天时间去图书馆找到的答案,这个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上网三分钟查找到的答案,孩子可能在下一个三分钟就会忘记。
倘若没有经历过一番辛苦,又怎么会记清楚当时的每一个场景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身处碎片化信息的海洋中,如果我们不对一些事情进行加深印象的处理,我们很快就会将它抛之脑后。
当我们将一件事物从方方面面上进行搜索,可能其中会有重复,要知道,记忆靠的从来就是大量的重复练习。重复的多了,我们对某些事情也就记得更清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以前就属于不爱搜索的那一类人,遇到不懂的事情,张口就要问我哥。我哥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某度了吗?你搜索了吗?如果我说没有,他就会说让我先去搜索一番,找不到了再问他。
时间长了,我就养成了习惯,不管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会先去查找,如果我查不到了,或者是即使我查到了,但是我实在不懂操作,这样我才会去找别人帮助。
学会搜索,学会善用工具。
不只是找书,就像我把你拉进了简书,你可能看别人的简书时,突然会产生某些疑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把这些疑问用简书搜索一遍,或许就能直接解答你的疑问。甚至不同人的解答会让你有不同的发现。
就像我今天和你讲的一样,你不知道怎么写读书笔记的话,就多去看看别人写的读书笔记,看看别人写的先秦是怎样的,你会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想法,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学会搜索,打好一切信息差战争。
就比如考研,咱们两个都是奔着考研去的,可是考研并非凭借一腔热血,他不像我们从前的考试,只需要去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考研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去搜罗,我们要了解每一个我们想要去的院校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报录比,他们的排行榜,他们的专业,他们学习的专业书,他们历年的真题,他们历年的真题又是怎么得到的?
甚至有些院校考研黑红榜,有些院校或许会出现压分状况,有些院校不太热门,无人报考,有些院校过于热门,报考后可能希望渺渺。
这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懂善用搜索,还学不会去查找信息,那么我们在选择的方面就已经弱于了很多人了。
所以我希望你学会搜索,不只是为了一本书籍的查找,更是为了日后的生活,希望你能明白,工具在我们手里就是要发挥作用的。
我知晓你不太喜欢看长文,所以,特地把重要的都加粗了,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看完全文。为什么我在和你打完电话告诉你搜索的重要性后还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因为我知道我讲的那些话,可能几天之后你就忘记了,但是文字只要我不删除,它就永远存在。这是独属于文字的魅力,愿你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