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游戏和一致性崇拜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骁晟
“哇,这是第一次见你发脾气。” 同事对我说,我在电话里语气强硬的投诉了一个不尽责的快递员。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平时脾气温和,几乎没事情可以让我发火。
“哈哈,我是故意的,其实我并不生气。”
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希望快速引起重视,如果我不表达气愤的话,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比谁更疯狂,比谁更理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懦夫游戏。
懦夫游戏在现实中极为常见,比如——公路上别的车坚决要挤进来,你的车坚决不让道,这就是个懦夫游戏。
又或者两车在拥堵的小路上狭路相逢,这也是一个懦夫游戏,因为给定你不拐弯,那对手最好的选择就是拐弯;而给定对手拐弯,你的最好选择就是不拐弯。你们都没有理由改变选择。
在这种条件下,一种选择对你有利,一种选择对你不利,哪个会成为现实?答案是——看起来更疯狂的那种。
这个时候,你必须理性地表现出非理性才能获利。
对于快递员的投诉就是基于这一点,虽然我真的一点都不介意快递晚一天到货,但如果我不气愤地表现这一点,不仅客服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搪塞过去,快递员可能也会更不尽责,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真正有趣的是人们对这种故意策略的看法,真实世界中这种策略名声不好,会得到许多骂名,比如:自相矛盾,表里不一。
因为人们特别重视一致性。言行要一致,前后要一致。无论历经什么处境,社会要求一个人得始终如一,做不到就是伪君子。甚至对伪君子的憎恨还会超过真小人,因为真小人好歹还有个一致性。
觉大多数人对一致性的爱好基至超越了善举恶行之分,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对一致性的崇拜会严重地局限自我。
“因为我脾气好,所以我不能生气。”
“因为我是个好人,所以我对习惯的女孩不能有非分之想。”
“因为……所以……”
作为一个时常活在对一致性崇拜中而忽略自己利益的人,现在想想,偶尔理性的疯狂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