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儿原创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案例分析 | 为什么孩子喜欢威胁父母?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7人  大果情商

粉丝留言

火麒麟: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五年级男孩,特别喜欢玩手机,周一至周五悄悄躲进被窝玩,周末更是玩的停不下来,妈妈和他约定说规定时间,孩子不干。手机父母保管,孩子也不干,而且说如果不把手机给他,就要跳楼,说跳楼孩子是来真的,曾经还爬上窗户吓唬过父母。孩子是软硬不吃。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上周,我们在公众号推出了关于17岁男孩跳桥事件的文章《17岁的悲剧 | 又一起致命情商》。之后收到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留言咨询,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家长们对于“孩子自杀”这件事的无奈和恐慌。

其实关于这个跳桥事件,网路上已经有很多评价的文章,基本是一边倒的——

《爸妈,求你别再骂我了。》

《有些父母不杀人,但诛心。》

《妈妈生我1次,却用斥责杀死我1000次。》

《在他跳桥之前,心已经死了。》

确实,家长错误的沟通方式是致命一击。可是在我看来,这么一昧的恐吓父母,对于管教孩子真的没什么帮助,只会让家长们越来越缩手缩脚。(参考文章开头粉丝留言的恐慌)

所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一再的强调了,家长与孩子的相互看见、相互理解(不是单纯的让父母“收敛”),并且给出了操作方法。

而针对文章推出后我们收到的留言,我想我们有必要更深入的聊一聊——"会以自杀威胁父母的孩子”教育中究竟缺失了什么,哪些是成长过程中容易被家长忽略、最后却会致命的。是不是只要对孩子足够温柔,就能避免这一切了?

先给你们看个这样的案例,就在17岁男孩跳桥后不久,4月22日沁阳市凯旋门小区,19岁男生因向家里要5000块钱未果,站在楼顶以轻生威胁家长。谁知楼顶边缘造型是保温板材质,根本承受不了一个人的重量……

可以看到孩子在坠落前有试图抓住屋顶边缘,脚下突然坍塌的瞬间一定是害怕的、后悔的。

诸如此类的“自杀事件”还有——

父亲斥责玩手机并把10岁儿子的手机扔下窗外,孩子随之跳楼身亡;

14岁少女不同意妈妈生二胎,用割腕自杀的方式威胁母亲做人流;

寒假期间,父母每天催做寒假作业,于是有一天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一个孩子想去同学家玩,但征求父母同意未果,也选择了跳楼自杀。

还有那个江苏句容撞碎玻璃,以死谢罪的9岁男孩。只因为打碎了一块玻璃,男孩就用死的代价,去弥补“错误”……

如果桩桩件件我们都只归纳于家长的严苛,这些现象永远不会解决。怎么才能不严苛?按照男孩的要求给他5000块钱?

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使得孩子将死亡当做一件随意的事、可以用来威胁父母以达到目的的事。

生命教育的缺失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中国人向来对“不好”的东西很忌讳,谈论死亡,更是讳莫如深。孩子无法对生命教育有深刻的认知,他们意识不到“死”的代价

讲一个身边的事例,我朋友的表姐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在她的孩子第一次扬言跳楼的时候,表姐抱着个西瓜冲向阳台,“啪”的就扔了下去(注意,为了社会治安,我们不赞同这一做法)。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看那个掉下去的西瓜,告诉他,生命就是这样脆弱,如果他从楼上跳下去,那么头就像西瓜一样,摔得脑浆四裂。之后她的孩子再也没有过以死相逼的举动。

我们千万别在家玩什么高空掷物,但这位表姐让孩子意识到死亡严重性的初衷,是很多家庭缺少的教育。缺少了对死亡认知的敬畏,孩子对生命,自然也就少了几分珍爱。

责任教育的缺失

这是我最有话说的,因为自杀明明是自己要承担的严重后果,怎么就成了孩子和父母对抗的法宝了?

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温暖的港湾”里,过多的享用索取,而极少付出和珍惜,他们的日常起居全由父母包办,他们容易懒惰、软弱、自私、缺乏责任心。这是溺爱导致的责任感缺失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个小我十几岁的弟弟,学习成绩是一直在走下坡路的。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把一句话挂在嘴上——“要是姐姐能多教教她就好了。”这句话没错,姐姐多教会对成绩有帮助。但学习本就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吗?这句话背后所让我弟养成的逻辑是,我没学好是因为姐姐没时间教我。

像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们经常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营造“受害者思维”,而不是教育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和改变现状。久而久之他对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不如意都容易推卸责任、怪罪别人。自己是受害者,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所有闹自杀的孩子,都是觉得错在大人,自己委屈可怜极了。

停止“受害者思维”的办法是:把着眼点放在“责任”上。即问自己自己一个问题:我可以做什么来改善现状,哪怕只改善一点点?

比如从小我对我弟就原则很明确,如果你犯错误了,我不会打骂甚至体谅你犯错的原因,但我是一定要求你承担的,并且我会让他自己想承担的办法(背书、分摊家务之类的)。所以我弟在面对我的时候从不推卸,并且知道什么是原则和底线(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承担的后果会是什么)。

不过仅凭我一人之力还是无法撼动爸爸妈妈两座溺爱的大山,你看,同一个家庭下,对待不同的人,孩子的表现都会不同,育儿过程真的是全家人需要一起共同学习的一条路。

大果情商

致力于整个家庭情商育养指导

更多育儿小知识欢迎留言咨询

或关注大果情商公众号:biggereq

get更多育儿干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