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每周500字

记忆中的王小波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78人  流浪在逃离

第一次见到王小波这三个名字是在初中毕业的暑假,无意间翻开久未看过的《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里第一部便是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这应该是一个有意思的青春文学作家。”当时的我这样想。

王小波与爱人李银河

可惜的是,县城的新华书店并没有这本书,书店的阿姨也并未听说过王小波这个名字。

可以说,王小波开启了我的网购时代,原来网络除了看小说,打游戏还是可以买东西的。彼时的支付宝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当当在县城是需要邮局汇款,等款项到达才开始准备货。买书到送到时间几乎要半个月。

为了不负这第一次网购,我搜了一下顺便买了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和《沉默的大多数》也知道了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沉默的大多数》是有意思的,读完每一篇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似乎他是在自说自话,但是透出来的冷幽默冲击了我当时接受的一些观点。

记忆中的王小波

《黄金时代》扉页上写着“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然而初中刚毕业的我一开始注意力主要放在书中的露骨描写,并没有太过注意叙事的结构和情节。当时接触的小说基本都是比较隐晦的,《黄金时代》给我的感觉是,这难道不算是“黄色小说”吗?

我并不能理解“最美的收获”,于是另一本书《思想者说》,王小波和他的妻子李银河一人一半。王小波那部分和《沉默的大多数》有很多重复之处。后面的简介和采访则比较精彩,王小波不仅仅是一名作家。他的经历是丰富的,编程也是一把好手。文科理科都有不错的建树。做编剧也获得过电影节奖项。

但似乎在他生前,书籍并不畅销,至少在内地反响平平,可能是因为太过露骨的缘故吧。王小波获得的文学奖项都是台湾所发的。

记忆中的王小波

在王小波去世后,他开始被人们传颂推荐,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他本人也被冠以“消极自由主义”的代表。更是有不少人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

我想要是王小波在世,肯定免不了要写一篇文章来讽刺一下这些“门下走狗”,想来这些人都是读过王小波作品的人,一个对有趣和自由有着无限向往,并把这作为人生信条的人如何能容忍自己门下有如此多的“门下走狗”?

小波的经典语录有很多,作为开始读小波的时候免不了会注意到一些经典语录。当然,在我尝试在作文中运用一些的时候,老师给我画了疑问,好吧,这些话并不适合作文,并不能增光添彩。也许是我引用的不恰当,也许是老师并不能理解。

这句怕是最出名的一句了

小波的杂文是有趣,小说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读出来一些味道,不再刻意去寻找那些露骨的描写。

但王小波在青春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并不是本身的小说带给我的,而是在作品他提到的很多作家,想想当时也是比较有心,杜拉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卡夫卡等等,这些人的作品读起来并不算是轻松,特别是博尔赫斯更是有些晦涩,但是这些人的作品却给了一种新的体验,不同于初中时代世界名著的阅读体验,不算愉悦,但足够震撼。

王小波是幸运的,他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编程、写作等等,他又是不幸的,早年受过不少苦,又在人生刚至中年时离开人世。

画像小波

世界上缺了一位有趣的人,至少是文字很有趣的人。我想,王小波在生活中绝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不是帅哥,自己也自嘲到:“我这张丑脸”,但是有趣的人并不是一定是活跃的人,正如小波所说:“我们要拥有诗意的世界”(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高晓松)。

王小波只是王小波罢了,一位有趣的作家,一位编程高手或者再加上一个“撩妹高手”的称谓,我想,他是乐意接受的。

而成为一种符号,若是王小波在世,他在心里怕是已经骂娘了。

青春还未结束,小波的记忆一直留在心里。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说明人们的思想也比以前更加包容和开放,但愿这不只是是一时之热。也不是盲目跟风的赞扬与怀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