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马晓青

我是马晓青,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热爱读书,乐于分享,经营樊登书店,是樊登读书樊登小读者的阅读指导老师,为了让更的成人和孩子爱上阅读。这个世界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

这是我写文章为自己赋能之第146篇,希望也能帮得了大家。


前天早上,大女儿和小女儿因为一根充电线应该给谁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吵的不可开交。

爸爸说:充电线谁先拿的给谁!

这句话一说,大女儿立刻不愿意了:凭什么?那你的手机我先拿了也是我的?凭什么她先拿了就应该先给她,那我要是在外面先拿别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应该先给我吗?(说的有点道理哈)

争执的结果是互不相让,还怒气冲冲。

等他们稍微平息下来后,我问大女儿:

你很生气是不是不想让爸爸介入你和妹妹的争吵?

你是不是觉得爸爸加入就是偏妹妹?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线应该是你的?

你是不是想让你们自己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

所有的回答都是“是”。

问完了这些问题,孩子心情也平复了,想起了在北京学习张萌萌姐的《财富高效能》说到的“人性”这个问题。孩子虽小,但更具“人性”,解决她们的问题更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1.站在孩子的立场向着她说话,这是平息孩子情绪最快捷的办法,孩子情绪过于激动,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进去的,也容易激怒别人,所以第一时间是认同接受她的情感。

2.不要不把孩子心里不舒服不当回事,同样是人,大人有的情绪感受孩子一样会有。

3.孩子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一定要听孩子的表达,随意打断孩子的表达,会让孩子更加沮丧,以后也不愿意说出内心的感受。

4.不要随意表达观点和评判,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会有处理的方法,放手让孩子面对一些事情,便于学习以后同类事情的处理方式。

5.要听到孩子的需求点,此刻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不是凭自己的猜测去判断或强加给孩子。

6.让孩子不要过于关注“我值”,家长首先不要万事以“我”为先。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