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钟摆一样的人生
25岁这一年,我做过最打脸的事情。
就是成为了一名出纳。
还记得5年前毕业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我一定不会做财务工作。
因为大学学习的经历,以及对自身起伏性格的了解,我肤浅的认为,我是不适合做这类工作的。
那个时候年轻澎湃的我,听不到长辈的话。
未曾理解家人朋友对自己的意义。
因为从小就辗转多地,人际关系的热度总是停留在某一阶段。
自己对于维持某种关系,也并不热衷和擅长。
我脑海中总认为,人的终极总是孤单的,我们不过是彼此做一个伴。
在开心时分享喜悦,在伤悲时给予慰藉。
在平淡的流年里,互相见证彼此的变化和成长。
留下来的那几个,都是认识十多年的挚友。
平时不怎么联系,但是在一起依然没有陌生感。
我想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身缺失的某一部分。
当我们心中有热切想达成的目标,那个时候的自己,就会像一台火热燃烧的发动机。
从里到外散发着阳光和热量。
那是我十七岁时,想成为一个写作者的样子。
是曾经想打好一场篮球赛的热情。
是想扮演好一个班干部的角色。
是想做好一个社团的初衷。
也曾对美好的设计有过热衷。
是想在第一次工作的时候,努力奋进,成为耀眼的新手。
是把成为自我的独特,放在首位,那个洒脱沉静的自己。
但是少年认知的肤浅,在复杂的事实和生活面前,
就像美丽的粉红气泡,轻易就被戳破。
当我们发现同事关系不想最初那样单纯。
但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与同伴渐行渐远。
当开始怀念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
我开始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并且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初心。
这一两年我活在某种迷茫的困顿里。
去北京,到底是逃离过去沉重的记忆,还是真的知道自己的目的,想要换个环境开天辟地?
我无法战胜自己的软弱,不论是来自于身体的不适应,无法应对自己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
我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普通和平庸。
我难以对过去的自我,保持热情。
我就这样心安理得的做了自己过去认为不会从事的工作。
因为我心中没有其他期盼。
学校的日子,规律也简单。
闲暇的时间多了,忙起来也能能够熬夜到清晨。
我很感谢在过去的日子里,陪伴过我的那个女孩。
尽管我身心处于一个迷茫困顿的状态,但我们也曾竭力让对方感受过快乐。
是我迷失了自己的航向,因此躲在彼此营造出的,温柔的小天地里。
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现实。
当一个人没有其他想法时,好像就会渴望在某种关系上取得瞩目。
尽管比她年长,却没有她懂得做人的道理。
是我对自身的无力,束缚了她。
但我仍要感谢你。这个朋友。
如果没有这一段短暂的旅途,我想我究竟,还是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
我丢失了自己的世界,又怎能让你开心。
我应该去创造我的未来和一方天地。
而不是画地为牢,把自己所有挫败的情绪,加之到你的身上。
忘了你不过是一个,一直被照顾,刚刚踏入社会的女孩。
我对此抱有深深的歉意。
我仍然在继续我钟摆一样的人生。
因为我眼前依然是迷雾一片。
我只是很感谢那些陪伴过我的朋友。
我想,未来仍然是孤单的。
但我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