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8折大甩卖
2023年7月8日,证监会关于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的消息在行业刷屏。
这次费率的调整,主要涉及管理费及托管费,管理费从1.5%降低到1.2%,托管费从0.25%降低到0.2%。并且新注册产品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不超过1.2%和0.2%。
费率调整前是1.5%+0.25%=1.75%
费率调整后是1.2%+0.2%=1.4%
每年能省下0.35%的成本,相当于打了八折。投资一万能省35元,十万能省350元,省到就是赚到,相当于多了0.35%的收益。
投资成本的损耗,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点,现在费率降低,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利好。同样的收益水平,现在成本更便宜了,直接提高了收益。
降费对基金管理公司和托管机构来说是坏消息。特别是对那些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很大的基金公司来说影响不小,之前基金行业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普遍在1.5%左右,甚至更高,现在一下子少了五分之一。本来100亿的规模能有1.5亿的管理费,现在变成1.2亿了。
另外,降费可能有利于指数基金和投顾服务的发展。
指数基金一直都以较低的费率、透明的持仓和策略被投资者认可。费率降低后,基金管理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可能有更大意愿去关注这种不用投入太大管理成本并且规模在不断增长的市场。
投顾因为要收两次费用:基金本身的管理费和投顾平台的投顾费。在双重费用的作用下成本太高,部分投资者对投顾是望而止步的,费率降低,留给了投顾机构推广的空间,并且投顾服务也是未来一个投资大方向。
与这次降费消息一起的还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是“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
所谓的“浮动利率”,是管理费的收取分别与下面三个类型挂钩:
与规模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
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
与持有期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
意思很好理解,管理费能收取多少,取决于基金规模的大小,业绩的好坏,还有投资者持有基金时间长久这三个因素。
与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相比,这浮动费率还是很值得推广的。
这两年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对管理费的意见很大,那是因为基金的业绩很差,基民亏钱不少,而基金公司却能“旱涝保收”,一对比落差很大。换做行情好,赚钱效应大时,还会在意这点管理费?
说到底,这不过是投资者在亏钱后的不满情绪需要找个发泄口而已。
真少了这0.35%的费用,基民就能赚钱吗?结果依然是不变的。
在行情好时,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亏钱,那怪不得别人指责他;
在行情不好时,基金经理能赚到超额收益那是实力,能与市场持平也无可厚非,毕竟行情不好,投资决策也不能完全保证一定正确;
但最常见的情况却是,无论基金经理是亏钱、与市场持平还是赚到超额收益,基民都是输的,他们会比基金经理亏更多的钱,赚不到市场平均收益,超额收益也比基金经理低。
这还能怪别人吗?
贪婪、缺少理性、频繁交易、拿不住、没有系统的投资方法与策略、不分散投资与均衡配置、低估时没有勇气加仓、高估时忍不住跑步进场等等原因,才是基民很难赚钱的原因。毕竟经过统计,长期拿住一只基金盈利的几率是很高的。
基民可能不差这0.35%的费用,差的是如何扩大自己投资组合盈利的几率,以及如何控制好组合波动的能力。
声明:本人所发文章均仅用于记录个人学习思考,不用于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