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隋朝末年农民起义
从大业七年到大业十年(611年到614年),隋炀帝曾接连三次发动侵略高丽(朝鲜)的战争。大量征兵,不分昼夜建造船舶,征发民夫运军粮,百姓苦不堪言。为了逃避兵役、徭役,有的甚至把自己的手脚砍掉,还起名叫“福手”、“福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先在山东长白山(今章立、邹平、长山等县交界处)起义,活跃在齐郡(今济南)、济北郡(今茌平)一带。王薄自称“知世郎”,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起义。歌词中唱道:到辽东打高丽也是死,反抗朝廷,即便被杀又何妨!
隋炀帝调集大军进行镇压王薄,更加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愤怒。不久形成三支强大起义军。一支是由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一支是由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一支是由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其中瓦岗军力量最强。
瓦岗军首领翟让,曾在东郡(今河南濮阳)衙门做法曹。因犯事被判死罪。在狱卒帮助下,从东郡监狱逃回韦城老家。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同郡青年徐世勣(后改名李勣jī)、单雄信等人一起上了瓦岗寨,举起起义大旗,活跃在南北运河之间二百多里广大地区,杀富济贫,队伍不断壮大。
杨素的儿子礼部尚书杨玄起兵反隋,被打败后,杨玄手下将官李密投奔瓦岗寨。李密很有才干,又做过隋朝的官,政治斗争经验和指挥作战的本领比翟让这些人高明。李密分析了当时局势,对翟让说:“如今杨广昏庸残暴,老百姓怨声载道,这和秦朝末年刘邦、项羽起兵时候的形势完全一样。凭您的才干,又有精锐兵马,完全可以席卷洛阳和长安,推翻隋朝!”李密的分析,使农民军的首领大开眼界,十分佩服。接着,李密又说服瓦岗军周围的小股起义军和瓦岗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这样,瓦岗军越来越壮大,成为一股强大的反隋力量。
大业十二年(616年),瓦岗军在翟让、李密指挥下,打下金堤关(今河南滑县),拿下荥阳城附近几个县,直逼荥阳城下。第二年春天,李密又率七千精兵,攻下隋朝在东都洛阳附近最大的一个粮仓洛口仓(又叫兴洛仓),打开仓库,把粮食分给百姓。人们感谢瓦岗军,纷纷参加起义军。瓦岗军在很短时间内发展到几十万人。
翟让看到李密很有政治眼光,又屡建战功,就把瓦岗军的领导权让给了他。于是李密称魏公、行军元帅,改年号为永平。封翟让为司徒(相当于丞相)。洛口仓扩建为洛口城,成为农民政权所在地。瓦岗军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列举隋炀帝十大罪状,指出:“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号召人民起来共同推翻隋朝,
李密逐渐取得了瓦岗军的领导权。瓦岗军内部渐渐分成两派,一派是瓦岗旧部成员,一派是李密为首的隋朝降将。两派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假意设宴招待翟让,乘机把他杀死。同去的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也被杀了。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吓得跪地求饶。李密大声说:“我和兄弟们一同起义,原是为了铲除暴政,共享太平。翟让专横跋扈,肆意侮辱将领,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为了反隋大业,不能不除了他,与各位无关。”为了安抚翟让部下,他派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别统率翟让部下。瓦岗军渐渐安定下来,但蓬蓬勃勃的农民起义,开始走上失败道路。
瓦岗军建立政权后,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众叛亲离,许多地方官纷纷起兵反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乘机兵变。大业十四年(618年),躲在江东的隋炀帝被宇文化及部下绞死。隋炀帝被杀后,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立秦王杨浩为皇帝。隋朝已经名存实亡。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率领隋朝的残兵败将十多万人,想要打回东都。已经在东都自称皇帝的杨侗生怕皇位被宇文化及抢走。大臣元文都出主意,招降李密,攻打宇文化及。杨侗诏书上许诺,若打退宇文化及,便封李密做太尉,执掌文武大权。
宇文化及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与李密决战,李密中箭落马,大将秦叔宝奋力抢救,才脱离危险。后来宇文化及被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消灭。
童山战役结束后,李密带着箭伤赶回洛口城,准备进东都向杨侗请功。此时,东都发生了改变,王世充掌了权。李密入朝执政的美梦破灭了。
大业十四年(618年)九月,王世充带兵攻打李密。李密骄傲轻敌,守卫洛口仓的部将叛变,大将单雄信坐视不救,结果被王世充打败。李密走投无路,投降了李渊,不久被李渊杀死。瓦岗起义军经过八年的英勇战斗,终于失败了。
瓦岗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支起义军对隋朝统治的打击最大。起义军中涌现的人物,至今仍有不少故事流传。
(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