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愚弄着流年
“谣言”愚弄着流年
高 尚 笑
于大妈个头一米五八,方脸型,短发,长着一双会笑的小眼睛,不论是她的穿着打扮,还是她的行为举止,都带有农村老大妈朴素、善良的形象;她的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交谈中总不时地带着幽默的成份;比如说,有人问她,”你老头是干什么的”?她就回答你说:“是搞地下工作的”。清楚她的人,会知道她的老头已不在了,不清楚她的人会被搞得云里雾里,蒙锅转向。于大妈的邻里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这也是她让人们不得不佩服的地方;其实,严格的说,要把“处理”这个词,用在于大妈身上并不太合适,因为,与邻里间的相处,她并不是刻意去处理的,更主要的,是因为她平时的为人所造就的;她遇事从不同别人争高低,做人很低调,与人为善,高风亮节;可以这样说,周围的街坊邻居中,那些岁数偏大点的人们,基本上都受过她的接济,乐于施善的品德,可能就是她在当片人缘好的原因之一吧。
于大妈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这也是她本人一直遗憾的事情。由于没文化,见识也少,所以,遇有一些事情,往往也影响了她客观上的判断。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她也免不了和其她的大妈一样,每当遇到村里来了有奖销售的商家,或免费看病的医疗团伙或组织,她也会起早摸黑的去排队凑热闹,自然,也有被蒙被骗的时候。
2003年,于大妈58岁。一场非典席卷全国,开始,不知哪位砖家说板蓝根可以治疗非典,所以,几天的时间,所有的药店板蓝根销磬;
此时,于大妈同样也着急呀,一天,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早早地去了药店排队,但她意想不到的是,药店的门口早已来了很多人,队伍排的几乎数不清到底拐了几道弯;更可气的是,等快排到自己的时候,药卖没了。后来,又转了好几天,到了好几个地方,却依然没能买到。再后来,一直又等了十多天,她才买到她抢了半天也没抢到的板蓝根。
幸运的是,虽然十多天过去了,尽管板蓝根没吃到,一家人的身体还算好好的。
转眼过了8年,时间到了2011年3月,于大妈义66岁。
这一年,在我国的东邻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这个事件虽然没有非典那么可怕,但是,由于离我国太近的缘故,我国的近邻海域就都被污染了,所以,也着实让人讨厌。此时,在国内不知谁放出一股风,说以后大家常用的食盐紧俏了;一时间,食盐的抢购风充斥了全国的一些地方。于大妈所在的地区也不例外,大小超市商店抢购食盐者络绎不绝。
于大妈是谁呀,她也是跟风得主,这回她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上次不是去晚了吗,这次一定要早点去,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在别人的后边;所以,这次她提前了两个小时就到达了超市门口,到了之后,心里非常得意,这回终于排到第一了。
这次于大妈是骑着人力三轮去的,为了以防后患,干脆买了两尼龙袋食盐,一代是50公斤,两袋也就整整的100公斤,心想,好不容易逮着一回。
回家的路上,于大妈正吃力得左一脚右一脚的蹬着三轮车,缓慢地往前骑行着,此时,忽听得后面有人和她打招呼:
“唉!大姐,你车上拉的是什么东西?”
“盐!”
“你怎么买这么多?”
于大妈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因此,随口就说:
“不是买的,前列腺发的!”
“哈哈哈”,逗得和她打招呼的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其实,于大妈原先根本就不知道“前列腺”这个词,她也更不懂什么叫“前列腺”。这个词是前几天在村里的私人诊所听来的。那天,于大妈因牙痛去了诊所,当时,医生正在拿着片子给一位患者看病,就听医生对患者说:“你的前列腺发炎了”;从此,于大妈也就记住了“前列腺发盐”这个词。 到后来,社会上曾流出的某某大妈到处找“前列腺发盐的地方”,实际上,他们所说的某某大妈就是于大妈,只不过事实的真相,并没有人们流传的那么邪乎。
话说回来,此次的购盐风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并且,也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最后,也只有少数的小卖部小商店售罄告急的情况。
这回于大妈算傻了眼,心里也犯起愁来,这么多的盐什么时候才能用完哪!
怎么办呢!于是,于大妈想了一个办法,何不到附近的小卖部把它推销出去呢;按一般来说,这个办法肯定可行,反正小卖部也需要进货,如此一来,也可以省去他们进货的麻烦。
主意已决,说办就办。第二天的上午,于大妈就驾驶着她的三轮车,直接的去了相比之下较大一点的小卖部。但结果使她非常失望,人家拒收她的货,原因是,销售食盐专卖局是有特殊规定的,不是谁都能随便购进,也不是谁都能随意销售。盐的问题,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所有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同时,它还有一套严格的购销渠道;另外,倒卖私盐,是触犯国家法律的。
此时的于大妈感到未曾有过的无助,没办法,只有拉回家吧,再怎么着也不能干违法的事吧。
回家的路上,蹬三轮的两脚顿感软弱无力。此时,在她的心里,还感到非常的别扭,别扭倒不是因为货砸在自己手上而犯愁,也不是因为浪费那点钱而心痛,而最让她心里不舒服不踏实的是,怕街坊邻居知道了笑话自己。
以后的日子里,她就竭尽所能的发挥她乐善好施的特长,时不时的给街坊邻居们送盐上门,有的送上一两小袋,有的送上三五小袋。
许多年来,于大妈一直和我家的关系走的比较近,因此,她对我家也就格外地照顾,这次同样也很大方,送给我家足足大袋的小半袋,使得我家近两年就没去买过盐。虽然,一般的食盐没有保质期,但为了安全起见,后来剩下的盐,还是把它丢了。
虽然,剩下的盐该丢的都丢了,但此时的头脑里,却反复的思想着,:于大妈真的是个好人。
时间又过了8年,于大妈今年74岁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称于大妈为于老太太了。
2019年的年底,2020年的年初,比2003年非典还严重的新冠疫情,从武汉出发,可怕的新冠病毒,又开始大面积的向全国蔓延。
每当出现这些疫情,所有人都会希望在这个时候,能够出现可抑制的药品或其它的医治办法。这不,在疫情出现后不久,大家又在网上发现,有一位砖家说,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状病毒再生。这个消息,大部分人是在某天的傍晚得知的,因此,很多人在这天的晚上,就立即做好了心理上准备,像曾经抢购板蓝根那样,等天一明,大家就赶快去了药店门口占位排队。
这次的抢购风与以往不同,以往还有两三天的疯抢,而这次,却只经过了一个上午的疯抢;上午没抢到的人们,马上又转移到其它各个药店,而到了以后才知道,其他药店同样也已被一扫而空;同时还发现,不同的药店,都挂着同样的牌子:“本店双黄莲、酒精、84消毒液、口罩全部售罄”。
这次于老太太倒没去抢,确切地说,是根本就没有给她机会。但是,于老太太自己却不这样认为,若按她自己的话说:“我不会再去跟风了,这叫经验!”。 于老太太的说话期间,无论是她说话的声调,还是她面部的表情,无不带有着她特有的诙谐与幽默;从她略带不屑一顾的神态中,分明可以看得出,她在告诉你:“我才不会像你们那样风风火火,不就是小小的双黄莲吗,干嘛那么着急白脸的”。
谁知道哪,说不准她现在说的就是真的,经过了那两次抢购的经验教训,或许,现在真的有所感悟。
人们在炫耀自己经验丰富时,常常会说,“我过的河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这句话现在如用在于老太太身上,应该最合适不过了。现在细想想也是,别的不敢说,在盐的问题上,于老太太毕竟是吃了不少,起码只有她才有这个充裕的条件;相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按当时她的储存量,除超市或小卖部外,其他的一般家庭,又有谁能和于老太太抗衡呢!
一天下午,在家憋了一上午的小孙子,硬要吵闹着叫于老太太带着去买零食,在这非常时期,她哪敢带着孙子出去;最后,还是架不住孙子的不停吵闹,在两人装备好自身防护以后,就去了附近的小卖部。出于安全,等里面没人后她们就进去了。
由于疫情期间,小店的食品有点儿匮乏,最丰富的就是食品柜子中的那些点心了;售货员问:
“小朋友你吃点儿什么?”
孙子用手指柜中的食品说:“我吃这个”;
于老太太问售货员:“这个是什么?”
“是双黄莲蓉饼!”
其实,售货员告诉于老太太的并不完全正确,确切的说是“双黄莲蓉月饼”;之所以她没有说完全,是怕购物者怀疑产品的质量,此时,一般人都会想到,这个季节怎么会冒出月饼来;所以,为了不影响销售和利润,她就采取了模棱两可的说法。
说来真叫人无语,现在有的个别商家实在可恶至极,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不是像大家一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是时刻考虑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能捞就捞,能赚就赚,不齿于发国难财。举个例子,就拿这次疫情中一个小小的“口罩”来说,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利,搞利益输送;有的借助自己工作的便利,与社会人员相互勾结进行销售活动,以牟取私利;更有黑心工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等。
我们不禁要问,你的所作所为,其良心何在?
回过头来再说小卖部出售的月饼,我们估计,这同样也是一些不良商家,同小卖部相互勾结,把去年八月十五曾经剩余的货物,趁现在疫情期间物流不畅,货物缺乏的空挡,重新加工,临时销售到一些不易察觉的地方。
但此时的于老太太,她现在并不关心这是不是月饼,此时,刺激她耳膜神经的是,当下正风行的“双黄莲”这个词;好家伙,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转念她又突然想起,想起那些急刺白脸到药店疯抢的人们,现在让她觉得,他们也实在是太好笑了。
看来于老太太还是从前的于大妈,盲目跟风的毛病依然没有改变。
“要多少?”售货员问于老太太;
于老太太在想,能治病,还能当饭吃,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因此,于老太太毫不犹豫的回答:
“要十斤!”;
售货员有点惊讶的说:“大妈,买这么多,你们吃的了吗?”
“你就给我约(yao一声)就得了”;
于老太太心想,这个秘密可不能随便告诉你。
此时,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次于老太太又得郁闷了。
事实证明,回家后,于老太太很快知道了其中的真相,鉴于当时购买时的情况,自己也真不好意思再往回退货,毕竟这次不像上次那样,买得那么多;想想算算,自己消耗点儿,再送送人也就差不多了。
于大妈经过了两个8年,遭遇了两次疫情、一次抢购,总共三次无事生非的风波。
历经性质相同,而结果不同的三次风波后,于大妈也从过去的于大妈,变成了现在的于老太太;而这三次风波的起因,又皆出于某些人的造谣。
每当出现灾情,总会有一些谣言跟着来。这些谣言的制造者,她们可能是出于不同目的,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最终,总能把整个社会搅得很乱。
每次的谣言,相对于物品产业链的各环节,都有可能得到对应不同的相互利益;但有的环节,他们却丢失自己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做人的准则。因为是谣言,所以,药品根本就没有针对疫情的治疗效果;因为刻意误导,致使许多人出现本不该有的副作用;因为盲目追风,造成许多家庭经济上的损失。
自然,对于造谣者来说,她心理上不会有一丝的愧疚和自责,因为,他们本身已利欲熏心,不然,她也不会明目张胆有恃无恐的信口雌黄。
最终,吃亏受损的,还是那些不明缘由、盲目追风、心地善良的老百姓。
谣言兴于愚者,谣言止于智者;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要去辨别谣言的真伪,实在太难了;可怕的是,有些谣言的散发者,大都是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的人;而更可怕的则是,那些带有一定专业性的谣言,散步此类谣言的人,往往是一些相当有份量的砖头,这种谣言,简直是无法预防。
有的谣言伤及名,有的谣言伤及利,当我们知道她是谣言的时候,不信不传;当我们不能确定她的时候,尽可能的还是避而远之吧!
沧桑的岁月,多变的社会,害人的谣言,该死的谣言。 20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