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VS回归均值(清醒思考的艺术)
人的思维,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形成,还有一部分是由经验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凭感觉、直觉、第六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其实我并不是100%认同。耳朵和眼睛,都为五感之一,没有什么谁优谁劣。沙漠之中,也常见海市蜃楼。幻象,有时候,比单纯的声音,更容易迷惑我们。
我们的思维同样容易被五感的误判而得出错误的答案。错误的答案,成为了我们的经验,继续指导我们做出错误的言行。
罗尔夫·多贝里(Rolf Dobelli)所著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一书中,罗列了52种我们常见思维误区。
书中的副标题『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含义是,你看了这本书,就尽量避免这些错误。让那些没看这本好书的人,见鬼去吧。
每每读到一个思维误区,就大为惊叹。以我如此浅薄的知识,一边惊讶于如此多的思维理论,一边又惊奇于作者的清醒头脑。
举个女生感兴趣的例子。
如果你和一个男生谈了五六年恋爱,准备结婚了。而在结婚前晚狗血地发现他特么无耻地劈腿了。此时,你会怎么做?
A. 将其狂揍一顿,鼻青脸肿毁容,断手断脚断X,再将戒指往他菊花一扔,潇洒转身。
B. 默默找个墙角大哭一场,再逃婚,让他丢脸(可能他本身就没有),留他尴尬一脸血。
C. 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该结婚结婚。毕竟——
恋爱也谈了五六年了,老娘青春耗不起啊。
再找个男的,谁知道会不会又是这鬼样子或更差。
再说,结婚照也拍了,礼金也给了,喜帖也发了。
说不定,这王八蛋其实是无心的。浪子回头金不换,说不定以后会乖。
看起来选A最爽最豪气了,选B略显包子,但依然可取。至于选C,怎么会有人选C?太便宜那王八蛋了。
而实际上呢,很多人大概会选择C吧。
理由多。给出的理由越多,就越容易能坚定自己选择的信念。
成本大。正如理由中所给出的,这场恋爱成本太大,是个姑娘也不想轻易放手。
侥幸心理。这个无需多说。
但是,理由多,理由权重就大吗?
已经损失的成本重要,还是未来的成本重要?
本质如此,又如何侥幸?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纠结于沉没成本。这种纠缠,就像陷入泥沙流的死亡边缘者,渴望抓住一根稻草,却抓住一把沙子不放手,挣扎着,越陷越深,直到淹没。这种纠缠,说实话,毫无意义。
剽悍一只猫昨晚(11.11)发的文章《单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不分手折磨彼此》也有类似观点。只是沉没成本并非仅限于恋爱婚姻。它囊括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每一次的抉择,都可能陷入沉没成本的陷阱。
如股票套牢。真正套牢我们的,不是股票、感情、时间、精力而是对过去付出或投资的不舍,不甘心,而这种心态使得我们继续被套住。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当断则断,不受其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是单身汪,无法理解那种黏糊糊的纠缠啦。倒是听说处女座的女生,心比较狠,一旦放弃,必不回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除此之外,书中以三个例子引出一个与沉没成本略有反义的概念:回归均值。
例1:男子背痛,找心理医师治疗,次日好转。
例2:年轻人高尔夫球技极好,偶尔不好时,就去他的老师那练习,下次果然打的很好。
例3:著名银行投资顾问在交易所表现下滑时就跳“雨舞”。不出所料,表现果然好转。
他们分别感谢心理治疗师、高尔夫老师、“雨舞”。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心理治疗师原来会推拿?难道高尔夫老师家的场地有仙术?难道交易所的老板是个“舞娘?”
这些因素根本无法产生任何影响。不过是产生了小波动后回归到平均水平而已。
作者认为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并得出结论:
当你听到诸如「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有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这确实很有道理。虽然我不认同「生病看医生,病好了,不是医生的功劳而是回归均值在作祟」的思想——因为这会让人误以为「生病了不看医生让病自己好」。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情况该舍弃沉没成本?什么情况能够回归均值?
买了一支股票,起先涨了几百块,后来跌回原点以下,亏了几百块。那这只股票会持续下跌呢还是会回归均值呢?我是该留还是该卖?一般的股民很难说得通,与其说在炒股,不如说是在博弈。
结婚十年,男人意外出了一次轨。何为意外,大概可能是男人喝醉了不小心抱错了老婆。或者,认识了一个年轻美女,不小心爱上了,但出于对家庭的责任,与心上人断了关系。或者其他。是该马上离婚?还是用「回归均值」处理原谅他的过错呢?
......
这很难说得清。这取决于更多其他的因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