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线 (一) 绿洲的世界之窗绿洲
话说晚上与巴桑话别晚餐之后,两位小师傅送我回了旅店。一夜好眠,第二天早上,车主开车到旅店来接我。
车主很客气地将我安排在前排座位,即坐在司机旁边,我看到后面挤了四个人,就问了一下。车主向我解释了,原来有一位只到一半路程,然后回拉萨,路上基本没警察,另外会注意安全的。
离开拉萨远了,再往前开就是一路山青水秀,仿佛回到了久别的江南。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4494/54b8e7283c01daf1.jpg)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古称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
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冒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缅甸国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c2920a771ff40308.jpg)
林芝风景秀丽,很多地带很誉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节,有丰富多彩的南伊沟等。还有被誉为西藏西双版纳的墨脱和察隅县底部。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51655fb50e8bc031.jpg)
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很开心的,一路欢声笑语,行程一点都不觉得闷。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7c63f2dbd0ba3630.jpg)
晚上,我们到达靠近墨脱的一个村庄,入住一个当地人开的客栈。
现在是旅游淡季,几乎没有游客,商店基本都歇了,饥肠辘辘的我们,就在附近好不容易找了个馆子。
同车来的摄影师杨曾在这一带驻扎挺长时间,在杨的建议下,点了份炒新鲜小黑猪肉,菜品不多,好不容易凑足了一桌子的菜,藏族厨师麻利地忙开了。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9168edd68b4c6a8e.jpg)
感觉这顿饭,五分钟扫荡干净,不得不说,向来细嚼慢咽吃饭较慢,在这个速度下,根本没品出味道,五分钟后,只是觉得肚子吃得饱饱的。
回去时,天已经全黑了,高原的夜晚,感觉非常冷。回到住处,店家烧了很多开水,杨建议大家泡个热水脚,于是大伙一起坐到大厅里泡脚,边泡边聊天。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aae5d97d22dc9994.jpg)
交流了一些旅行的见闻后,大伙又开始谈论一个话题,即关于杨振宁教授以高龄娶年轻美丽的翁帆。
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与社会上的意见差不多,杨振宁把青春奉献给了美帝国主义,现在回中国来养老了,还找个年轻姑娘来照顾他的生活,总之是不满和讽刺的意思。
更甚之,讲得生气了,对比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的报效祖国,杨振宁简直就是个罪人。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渲泄着对杨振宁先生的极大不满和鄙视。
我一直在听,没说什么。其实一直感觉这么来看这件事情,不太对头。
杨也一直没有说话,就我们俩个人基本保持沉默。大伙说得差不多时,他转过头来,问道:“绿洲,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我略作思考谈了我的想法如下,也许并不完善,但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
如果真的如世人揣度的那样,他俩一个为色为照顾,一个为名利,那么我觉得也是两个成年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父母亲友子女都无权干涉,他人更是无权干涉。
可是,我们又不认识当事人,谁又能百分百地确定他们不是真爱呢?真正的爱情,是可以超越年龄,门第等等一切世俗思量。
所以,是否世人都想多了,他们是真的相爱,是有真情义?
只有时间和事实能够证明,其实背后议论别人的私事,很没意义,有教养的人并不会做这事,我今天算是犯戒了。
其次,我觉得杨振宁先生回中国,以杨振宁先生在国际物理学上的地位,可以为中国带来国际水平的人才和学术交流,这个影响力的能量是巨大的,在世界物理学界尚无人可及。
美国的各种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优越于中国,他到中国来养老?!这个说法十分滑稽。
再者,当年无论钱学森的毅然回国还是杨振宁留在美国做学问,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人可以被强迫或者被任何人道德绑架。
只能说在那个时候,钱学森院士等人的爱国报国心是更重,而杨振宁的心更重于做研究和学问,他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让我们来看个逻辑题:
有个雷锋青年经常做好事,而你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并没象雷锋那样经常做好事,你就是坏人。
冷静地想想,这两个是不是同一种逻辑?
你没有象雷锋一样经常帮助别人,雷锋是好人,你是坏人。
杨没象钱学森一样报效祖国,钱学森是好人,杨振宁是坏人;
能因为你不是经常帮助人就认为你是坏人吗?不能。
当然也不能因为杨振宁没回国报效祖国就说他是坏人了。
本质上:法律是做为一个人行为的底线,是由国家立法机构来制定,而道德则是一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由每个人自己来自由设定的,而不是外界强行制定的。
中国是个历来比较注重道德评价的国度,但这样经常会容易道德绑架:过高的道德标准,违反人性的道德标准反而把人逼向另一个极端,即伪善。
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当年毅然舍弃优越的学术条件和丰厚的生活待遇,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呕心沥血,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所有中国人都赞美热爱感谢永远铭记的科学家。
可是,杨振宁的选择没有伤害任何人,相反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整个人类在物理学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杨振宁先生的选择并没有使得他成为一个罪人。
所有中国人都会讴歌赞美钱学森先生那一代伟大的科学家们!可是,我们不能谴责杨振宁先生。
外面汹涌的批评杨振宁的声音很强大,感觉大伙未必信服我的观点,但看得出来,杨柳松颇为赞同,这样总算大伙不再谩骂杨振宁了。
话题转到相互的自我介绍,最瘦的是长沙人张,开了个咖啡馆,喜欢摄影,这次是来采风的;胖胖的是黄,来自苏州,在苏州工业区一家环保公司工作,这次是出来散心的;而另一个女孩子红是南宁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播音员。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874494-a34495fe874fd4de.jpg)
(左一是长沙的张,左二是苏州的黄,左三是南宁的红,右一是车主,杨柳松站在最后的中间,我在右二)
原来,杨柳松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通过他对工作的介绍,我们知道摄影师的不容易,常为了拍到好的照片,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与孤独。
他刚刚徒步墨脱回来,两藏民帮他背供给和带路,所有进入的吃的用的都得背着进去,夜宿野外,可能会遇到野兽,还有蚂蝗叮咬。。。。。。
好在他的女朋友一直很支持他,让他这些年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摄影和探险,他曾花半年的时间多次独自进入多个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岩洞探险。
杨柳松,后来他独自穿过羌塘无人区,他还独自去塔里木河漂流。。。。。。他在北京做了北漂,写了一本书:远方的天空,后被买下版权作为电影剧本,江一燕零片酬主演,即电影七十七天。
一早出发,坐了一天车子,已经累了,泡好脚,就早早睡下了。
早上按约好的时间起来,吃了早餐。我们就出发了,计划是先造访藏民。
杨柳松说那时他住在村里,发现村民们很喜爱拍照,但因为地处闭塞,没几个人真正拍过,更别说好照片了。
淳朴善良好客的村民们给过杨真诚与友好的帮助,为表感谢,杨为村民们拍了一些很不错的照片,这次冲洗出来了,要送给他们。
有意思的是,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中的一篇文章写道:
我有个想法很强烈
开着车,装载着摄影设备,
开一家帐篷照相馆,
尽我所能,遇上更多的赛马节,
为每一个聚集而来的牧民免费拍照。
。。。。。。
好吧,明天,先去藏民家,我们一行和杨柳松一起,去送照片,然后去拍摄南迦巴瓦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