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切入点
有朋友读了我的文字,觉得很耐人寻味,虽然七七八八,各种文体都汩汩如流,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走心,还有妖气。得承认,自己的行文习惯吧,与其敷衍,倒不如不写,一贯的码字原则。就跟栽花种草一样,要种什么花,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更用心的播种,浇水,呵护。
每一篇文字,都有它的灵魂。我老铁最近也说,近期总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问我讨教。我闭目冥想,其实能写的东西很多,只是思路没有打开罢了,就像世界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己没有用心去扑捉,自然可能久没有收获。每个人写作,都有自己的瓶颈,一如我,要想写一篇好文,得充分酝酿酝酿,才敢下笔,否则写出的东西不伦不类,自己都不想看。
其实,自己有一段时间喜欢旅行时写东西,觉得走一路就有一路的故事,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有的没的,都可以一股脑儿地拾缀起来,编织成自己想要的故事。就跟河滩捡鹅卵石一样,乌泱乌泱的石头,只有自己动心的才会多看几眼,真的喜欢,就捡起来用水洗巴洗巴拿回家;如果特别喜欢,可能就放在案头,石头从此便有了故事,有了生命。
记得过去写红男绿女系列的时候,那时在单位吃饭工作餐,吃罢午饭,有近2个小时的时间,我就想,写写谁合适。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入文,所以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那是我未来故事的主人公。或许,有许多道听途说的,但那又何妨?细数写过的人物,算下来有好多,同事,朋友,亲人,或者洋洋洒洒几千字,或者寥寥数语,觉得只要抓住他的某个特征就好。不过时势变迁,有些人注定成为过客,有人走,有人来,所以这个系列可以一直写下去。就算哪天突然翻到了某年某月某日的文字,一看就知道写谁的。
当然,许多朋友还是喜欢我写写他们的。除了人物,就是美食系列,吃过的,做过的,都可以变成文章。因此,也写了一个系列,虽然现在还算不上系列,但有念头突然想起,就写一篇,做的过程尽量详尽,目的就是希望有操作性,也可以让走过的朋友模仿做做。细算起来,到目前也写过不少,凉的热的,荤的素的。
然后有个道听途说系列,都是听来的故事,或者耳儒目染,觉得有意思就加工加工,日久也会攒上一大摞,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既然是故事,就一定有趣味性,也就更耐读。厚积薄发吧,一晃多年,写了不少好故事。
当然,对于职场的也有,除了公司文化系列,比如公司的人、公司的事、公司的一草一木,怎么一整理就是一篇贴着公司标签的文章,或散文,或诗歌,或新闻,或心灵鸡汤。当然,许多的推广和扩散仅限于公司内部。一些待人接物等等公共课程,也可以通过自说自话转化成文字,不是纯粹的说教,也可以是心灵鸡疏导一般,教人向善,感恩,或者一些实用的工具去武装自己。想想,做企业管理多年,培训积攒的内容很多,有的可能遗失了,但就现有的东西整理整理就有不少的干货。
最近新加了一个追剧系列,看过很多的电影电视,很多也有纪念意义。昨天岛主苏羽还邀我参加小岛活动呢,就把自己喜欢的电影、剧集透漏了一点;像现在我的百度网盘还存了大量的电影或剧集,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刷刷,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屡试不爽。对于好的东西,自己也写点心得体会,不小心就有许多的追剧文章可写。回忆起来,也是很有意思。
当然,还有诗歌。最早写诗歌,是源于有些时候没有东西可写,或者内容不足以成一篇文章,或者时间紧急,就会写首小诗,目的就是想记录一下什么,心情,感情,一草一木触景生情等等,各种吧。不过,时间久了,觉得写诗更需要精力,虽然短小,却要逐字逐句推敲,也不轻松。本着对自己的文字负责,要写就写好诗,用心写诗,这样短小精悍的诗才能吸引人,才能宽慰自己。那天,给老铁准备了一套明信片,突发奇想,就一口气写了一个明信片系列。其实,每一张明信片,都可以是一个故事,但懒省事吧,就每一张写一首小诗。一写就写了近30篇,当然,肯定比友友们的三行诗字数要多一些。写毕,觉得有意义。这不,又通知参加的某个小活动获奖了,奖品还是一套定制的明信片,看看,又有什么可以写了。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眼光不同,写出的东西也就与众不同。擦亮我们的慧眼吧,各自悠着意扑捉生命中的美,写出脍炙人口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