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艺术

2019-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声心动

我去了一趟厦门,开始我的厦门觅食之旅。尽管是国庆假期,厦门的老城区人并不多,这让我丧失了吃厦门人的食欲,只能吃点其他美食。

我们选中一间当地土著推荐的食肆,入座的时候才五点,厦门的阳光还未肯收手。我们坐在靠门口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见鲜活的食材,方便点菜。服务生跟阿姨已经加快脚步,食客三三两两,陆续落座。

古龙说带想寻短见的人去菜市场,估计是为了让这氤氲的人间烟火感化他。而吃,却能让人找回对生活的希望。

中国地大物博,食材也多不胜数,单单是找吃的,就是一门艺术。看好时节,挖笋捕虾割菜摘瓜。什么时候该吃什么,取决于这个时间段什么最好吃。

有了好食材,怎么做也是个大问题。肉应该切哪里,怎么切?鱼是该清蒸还是红烧?菜是要上汤还是蒜蓉炒?

杨老师是个大学教授,主攻古典文学。今年8月底,她从美国回来,邀请我到她家吃饭。

“做饭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她一边把海鲈鱼推下锅,一边告诉我,“煎鱼有个技巧,用厨房纸巾吸干鱼身上的水,热锅冷油,这样煎出来的鱼皮就是完整的。”

她一只手拿着锅铲,另一只从旁边倒入料酒,“小咪在美国学了基础化学,她说煎到这个时候放入料酒,就会有特别神奇的香味。”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煎鱼,最后盘子里只剩一副鱼骨架。

一道好吃的菜上来了,稍加点缀就可以增添食欲,于是有了雕花和摆盘的工艺。好了,现在在你面前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你想和谁一起享用呢?

那是厦门的傍晚,食肆熙熙攘攘,觥筹交错。放眼望去,一张张桌子上既有兄弟朋友,也有情侣,家庭。少见一个人吃饭。原因有二,一是一个人吃饭食肆并不欢迎,二是这么开心的时刻应该带着亲近的人一起。

我和洋哥两人,点了椒盐草虾,姜葱炒竹蛏,蒜蓉炒黄瓜苗。

去掉轻薄的虾壳,暴露在外的虾肉,一口咬下去,鲜美的味道窜进嘴里,又带了一点点咸味,口味不至于单调。

炒黄瓜苗是我很喜欢吃的一道菜,这是另一个大学老师告诉我的,牛柳炒黄瓜苗这种搭配的契合程度,跟金不换炒海瓜子一样。蒜蓉炒也还行,主要是食材好,清新,脆。这是黄瓜苗最特别的地方。

姜葱炒竹蛏是令我们出乎意料的一道菜。我们平时吃多了老蛏,第一次吃到竹蛏,像开发了一个新大陆,那是未曾有过的体验。干净,爽脆,肉汁丰富,又带了一丝鲜甜的味道。爽口兼弹牙,这么形容最贴切不过。

食欲,是人类身上少有的不加掩饰的基本欲望。饥则食,渴则饮,每个人在美食面前的样子都出奇地一致,充满渴望和满足。

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吃饭是最好的方式。“食品管人品”,这是我妈说的,一个人的教养和品行,可以从饭局上略窥一二。

跟对的人吃对的食物,再幸福不过了。那些能长久维持的关系,肯定离不开能在一起愉快吃饭。

在厦门的最后一天,早上7点多我就到了网红饼店“阿X仔”排队。我很少排队,也没在厦门排过队,更不喜欢去排队吃什么网红食物。那天我想,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于是体验了一把。

“是不是觉得也没啥感觉?”阿锋问我。

“这份280g的心意,我收下了。”他当即拆开,拿起一块椰子饼送入嘴里。

“同事说不好吃,你试试,不好吃的话你找人分了。”

我买了十几盒,有椰子饼,马蹄酥,素馅饼三种,我一口没吃过,因为我不喜欢吃甜食。当时洋哥问我为什么买那么多的时候,我说:“那么多人排队,我买了最出名的三种,还有些网上买不到的种类,人肉带回去送给朋友同事嘛,他们应该会很开心。”

“可能是我饿了,我觉得很好吃啊。”阿锋睁着真诚的小眼睛。

“那你就吃这一块好了,剩下的等下次饿了再吃。”他点点头,随即小心翼翼地盖上盒子,拿出一个麦当劳的汉堡。

我喜欢跟有趣的人一起吃东西,乐趣倍增。但是这个网红饼食获得大多数差评,远不如昨晚在一个破旧小区里那间老店吃的牛杂。

公众号微博简书喜马拉雅同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