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司马忆月

01.

轰轰烈烈的高考,转眼间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分数也已经出炉,最激动人心的报志愿的时刻马上要来了。

在这个九月,会有一大批学生,走进各个大学的校门,开始他们新的旅程。

四年以后呢?

一切都是未知。

02.

很少人觉得大学生活没有遗憾。

遗憾没和喜欢的人告白,没趁着各种假期出去旅行,没去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有那种玩了四年游戏,后悔没好好上课的人.....回忆起来时,“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学和高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很多人从那种高度紧张强压的环境,一下子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会感觉有点不适应,有点茫然,然后很有可能就那么迷迷糊糊地过了四年,似乎也认真学习了,可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被忽视的一点就是: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在高中时,目标非常明确:“我的目标是清华北大”、“我要上985、211重点高校”......可是,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呢,就如同一个人登上了山顶,他在登上去的一刹那一定会失望,因为他已经没有目标,如同一个一流剑客打败最强的对手变成“天下第一”,他一定会体会到强者那种“无人匹敌”的孤独。

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位大学教授针对这个“盲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教授名叫陈文权,背景很有意思,印尼华人,因为在印尼华人受教育的限制,去日本留学,获得四个博士学位,从零起步,从原来被日本大学排斥到成为早稻田的教授,他本身的成长经历就足够看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种种不公正遭遇中,还总结出了自己的“陈文权教育法”,写了一本《感动教育,点燃心灵》的书,针对大学教育的问题,给出了有力的回击。

03.

陈文权先生的著作感动我的有以下几点:

作者本身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

以前我想象不到上学有多难,至少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上学只是一个选择。可是陈文权先生是真的那种很渴望上学却没得上的人。因为他是华人,上学的时代正好赶上印尼黑色恐怖时期,学习中文都是被禁止的。好不容易去日本留学,也遭遇了很多磨难,即使博士毕业,也无法在日本找到工作,最后出走美国,又被恩师邀请回日本,最后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总结出自己独到的方法。这种无论如何也要学习的精神,总让我想起韩国的大长今,日本的阿信,读来总是让人感动。

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每个学校里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学习的人,到了上课的时间不是逃课,就是睡觉,一般老师只会默默感叹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就把这个学生从关注名单上Pass掉了。

当然,更多情况下,可能老师根本不知道有你这号人。因为老师们总是认为大学生已经是大人了,懂得如何自主学习了,可却忽视了他们其实还是不成熟的孩子。这种认知的错位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只能在大学里“熬”日子,因为高中的那一套学习方法在大学里似乎有点走不通。老师呢,只管讲好自己的课。两个体系如两条平行线,除了上课、交作业,基本不会有太多交集。

可是陈文权先生关注到了这一点。

他关注那些迟到、睡觉的学生,也关注那些实验数据过于“漂亮”的学生,甚至那些老师不愿意管的刺头等等,颇有点“一个都不能少”的感觉。

有人说他的课堂是差生集中地,可是学生的改变也印证了他的教学方法的魅力。陈文权先生任职的早稻田大学,是世界知名大学,可是学生依然有考上大学后失去学习动力问题,可见这并不是个案。陈文权先生的魅力,或许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看到学生,和他们交流,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原来上大学还是很有用的,并不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互动教学,脱稿演讲的实战演练。

在书中,我能感觉到那种理论结合实际的落地感,是真真切切让学到的东西能够应用出去。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多理论其实都过时了,和实际脱轨了,可是老师们依然在讲。这样的知识价值何在?非常值得深思。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学了四年理论,出了学校一片空白,这并不是说笑,甚至在学生步入社会时,很容易感受到社会的残酷--为什么我学的东西一点都用不上呢?

学生的能力,在陈文权先生的课堂得到施展。脱稿演讲,锻炼当众表达能力,写300字感想文,提升了总结概括能力。自我介绍,让原来互不认识的学生,抱团成了一个集体。有时我们感叹为什么觉得上课很枯燥,其实和课程设计也是有关系的。好的老师,就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而且还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学生知道我学了这个以后在生活中能够怎么用,让学到东西和实际生活牢牢抓在一起。知识不缥缈,学了就能用。

用心去沟通。讲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最有力量。

陈文权先生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学生讲出自己的故事,从而发现内心的力量和方向。我觉得他的教学方法之所以改变了学生,是因为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在帮助他们。

其实大学生是真的需要引导和看见的,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被教导“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可是考上好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没人告诉我们,于是很多人最后只能总结出“好大学=好工作”。可是这个公式有时真的无法支撑整个大学生活,因为就业看起来似乎还很远,可眼下的路却依旧迷茫。就如一个太遥远的灯,照不亮脚底下的路。

在陈文权先生的教学中,我能感受到他是真的看到了学生。他既看到了他们不成熟需要引导的一面,也看到他们作为社会人的无限可能性。而他的教学也为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不断铺路,上课提问,下课写总结,自己想研究课题,想方法,联系各个环节供应商,不知不觉,学生已经百炼成钢。如果学习是工作的预演,那工作还有什么难的呢?

陈文权先生最感动我的点,就是他对教育的热忱,他愿意真诚的去帮助学生,让他们去好好学习,被误解,被拒绝,依然不改初衷,别人看着是“受累不讨好”的活,我读来却觉得难能可贵---他是真的把“利他”做成了一个事业,孔子说“有教无类”,他就是“雨露均沾”,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成绩排列中长大的,他却并不偏爱某一类学生,而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说的肉麻点,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大爱啊,这样的老师多么难得啊。

04.

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每个高考完的学生,在踏进自己理想的大学以后,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而大学老师,我觉得也需要对学生做必要的引导,想想,如果大学的老师和陈文权先生一样,在授课之外,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许我们的大学可以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人才。

清华大学出版社把陈文权先生这本著作《感动教育点燃心灵》引入中国,想必也是想在教育中散播一些新的声音,我们看看他方之石是如何攻玉的,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能都会有所助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