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想法

斑驳的墙壁

2021-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铅笔芒种

读报,“青苔丛生在斑驳的墙壁上”,忽然停了下来。

“斑驳的墙壁”,似乎在不同的文章里遇几过好几次。然而眼睛掠过了,也就读过去了。今天忽然立体起来,和以前见过的“斑驳的墙壁”重合到一处。

在文章里的“墙壁”因“斑驳”而显出沧桑的味道,呈现出古旧之美。

此刻,忽然意识到,曾经在生活里见到的“斑驳的墙壁”,并没有美。至少,当时,这样一段墙壁映入眼帘时,并没有在我的意识里唤出美的感觉。甚至,在拍照时,竭力想避开这样的墙壁。

自然,也很难避开,南方本来就潮湿,一段粉墙黛瓦又特别娇贵,就像一件白衣服,总是比其他颜色的衣服容易脏一样。而且,我们想拍照留影的地方总是有些历史的地方,百十年甚至更久更久,这样的墙壁,也没法不“斑驳”。在漫长的时间里,风雨、人迹和生物一层层地涂抹在墙壁上,墙壁的颜色就杂起来,灰、绿、黄、褐……诸色调到一处,又多了许多深浅不一的黑底子,粉白的墙壁彻底“斑驳”。

人的胃口也刁。嫌弃这墙有点脏,有点乱,忽然碰上一段雪白的墙壁,新崭崭的,而且又说是千年古迹。心里却更拒绝起来。这等古迹,一看就是现代的仿制品么。虽说地址还在,千里迢迢地跑来看,可不是要看这“新古迹”的,这新墙壁,还不如没有的好。

据说现在古迹修复要求“修旧如旧”,还是看一段“斑驳的墙壁”吧。

在脑子里大致想了一圈,似乎北方这里没有什么“斑驳的墙壁”,大早以前,老房子的墙壁都是红砖外面抹灰水泥,或者干脆就是红砖墙,水泥和红砖都抗造,三五十年,都没多少变化,连颜色也旧不了多少。北方又干燥,墙壁不会发霉长毛。哪怕老房子的角落缝隙里长了草甚至树,墙壁也面不改色。之前对“斑驳的墙壁”无感,大概就是因为这事儿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外吧。

斑驳的墙壁,配蒙蒙的烟雨,好像是一幅合适的画卷。北方的墙壁么,配明亮的阳光,显得合适。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一方墙壁也适合一方水土。

下一回,再去南边,遇见“斑驳的墙壁”,一定不再轻轻放过。它们可不是一段模糊的底色,躲在各色绿植的阴凉之下,没什么存在感的样子,相反,它是南方风物的主角,是悠长历史的主角,值得仔细欣赏一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