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

网络阅读时代的浮萍与定力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12人  呱呱呱爱啊

晚饭后跟妻子出门散步,看到小区门口对面马路边昏黄的灯光下,摆着一长溜的书摊。搁在以往,像我这么爱看书的人,肯定会上前瞧个究竟。可大老远一望,我就知道又是那些个又厚又毫无价值的各样盗版书,比如某某大全集、某某羊皮卷、某某心得、某某名著等等。像这类盗版书摊,光顾的人群估计也就是退休在家没事干又不太懂得用手机、电脑阅读资讯的老头老太吧;很多年轻人或中年人平时要么通过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体进行阅读、获取资讯;要么买书也是在网上,又便宜又方便。

目前不仅仅是盗版书摊难以生存,就连实体书店、各种纸质出版物等也步履维艰吧。就拿我所在的小城举例,最近这两三年,我经常光顾的三家杂志店陆续关门大吉;城里除了新华书店,就剩下两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书店,书店里买书、看书的我看大都是中小学生。而全国范围内的杂志报刊、书籍等纸质出版物,目前似乎也处于式微状态。

不过也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手机客户端的各种新闻、信息和电子书籍等基本都是免费的,而且几乎无穷无尽,想要阅读点一下就行,非常方便。现在还有谁愿意花冤枉钱买什么报刊杂志或书籍资料呢?我之前愿意花钱购买的像《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等人文类杂志,说实话其内容看似丰富,但一本杂志我感兴趣的文章可能也就两三篇,其他内容我不感兴趣但也必须付费,如此从经济角度或客户立场来看显然并不实惠;而在各种电子媒体客户端看新闻、看人物报道、看资讯等,既免费还可任意挑选。

当然作为电子阅读方式的客户端,不管是电脑屏还是手机屏,其最大问题可能还是容易流于浅阅读。人们每天忙于刷微博、刷朋友圈各种转发文章、关注各种公众微信号,或者忙于阅读各类网络热文、畅销网络书籍等,看似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但基本都是浮光掠影的浅阅读或无聊地杀时间。网络中很多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消息或资讯给予读者的大都是短平快的各种感官刺激,而几乎不可能促使读者深度思考,或通过阅读来丰富读者的知识结构与启迪人生智慧。

正如某学者认为,当前流行的电子阅读生活方式,似乎提高了普通大众的阅读兴趣与知识水平,但同时也拉低了知识精英的阅读品味。不知道学者眼里的知识精英是如何定义,而我觉得这里的知识精英应定义为,不想被动裹挟着迷失在电子阅读时代、而想要通过阅读获得人生智慧与生活醒悟的人。

相较于电子阅读浮光掠影的浅阅读方式,传统的书籍阅读虽然费时费力还费钱,但其优点显而易见,那就是让读者相对较容易地进行深度阅读和慢思考。纸质书的手感、静态文字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任何先进的电子阅读设备都无法百分百模拟的。我们可以同时在电子书或纸质书刊上看新闻资讯、读小说、品散文、欣赏诗歌、观赏漫画等,但很难想象有人会选择在电子媒体上阅读艰深的哲学著作,或有着深度思想内容的社会学、心理学及历史学大部头;后者可能还是比较适合于纸质阅读方式吧。

不管怎么说,时代的进步让电子阅读方式几乎成了当下人们获取知识资讯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纸质阅读也因各大网络书店平台的兴盛而变得更加便宜便捷。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当下获取各种资讯和知识的代价是如此方便而低廉,如此唾手可得,哲学、历史、文学、音乐、诗歌、绘画等各种文化产品及文化大餐都可任意品鉴。我们就再也没有理由在这样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各种名目和理由来故步自封、僵化死板地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更有责任,来实施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通过终身持续不断地阅读、思考和实践,来不断发展成为快乐宽容、智慧豁达、与人为善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