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想法

大学启示录004:我们的心为什么会不安

2023-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奕和

导读:曾子说“静而后能安”。我们要问为什么人的心总是不安呢?我们心里有哪两只无形的怪兽呢?为什么说没有办法完全靠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真正心安呢?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那么这个“安”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先别谈。

就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能让这个念头止住,就几乎比登天还难了,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累加、累加再累加。

什么叫功夫?不下功夫就不会有功夫。

我不敢骗人,个人确确实实体会到这种定的状态,但那也就只是瞎猫撞死老鼠,只有那么几回,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是自己观呼吸观了二十年之后才出现的,今天我再也找不着那种很美妙的境界。

为什么?因为我尝过之后,内心开始有渴求了,就是心不干净了。所以我想老天爷是跟我搞先尝后买,后面的功夫会更长,会更难。

回到“静而后能安”,安心这两个字说起来很难,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心都很难得到安宁。用最流行的一个词讲,就是我们都空前的焦虑。

打个比喻说,我们每个人的心念就像锅里面煎的牛排,煎煎这面,翻过来再煎煎那面,最后煎的焦黄。

那人心为什么会不安呢?人心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的心为什么就不能止住?为什么不能定下来呢?

其实,我们内在有两个怪兽,就跟日本的动画片里一样,一个怪兽叫贪婪,另外一个怪兽叫恐惧。

我们想得到一个东西,得不到会痛,我们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去得到它,而一旦得到它之后又害怕失去,生活在恐惧当中。

我想争取去努力实现一个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当中,有很多困难有很多挑战,很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

人总是这样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信的话,自己静下来观察观察自己的心念是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内在有这两个怪兽,所以我们普通人始终心是不安的,甚至在睡觉的时候还在妄想。我们始终生活在分别中、索取中、厌烦中、悔恨中。用老百姓的话讲: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心在当下。请大家拿自己做做实验,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看自己,自己能有多长时间做到心在当下。

我们普通人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在留恋过去就是在憧憬未来,不是在悔恨过去就是在担心未来。

我们总是在担心、悔恨、憧憬、渴望的过程当中,让一个又一个当下,一个又一个的今天从指缝当中流走,所以我们人总是缺少一种安全感。

因为内在有两只怪兽,因为我们的心有渴望,有欲望,所以我们会焦虑。

假如我们能够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心变得调服,能够听自己的话,我让它停在哪里它就停在哪里。或者我可以看住它,不让它乱跑,这个时候我们就达到定的状态进入到静的境界。

一旦心定了,一旦人内在变得安静了,心自然这种焦虑感就消失了。

当穷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有了钱之后我们会幸福,很多人玩了命地赚钱,结果赚了钱,发现自己更不安宁。

有的人觉得我官当大之后,我才会有成就感,我才会有安全感,我的心才会定下来,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升到了高位,更没有安全感,更加焦虑,这告诉我们什么?

人内在的安定,人心的平和,不能够依赖外在的力量。

有句话说:心病还得心药治,我们必须得用自己内在冷静的那个“知”性,来管控好自己那个活跃的念头.

一但它不那么跳跃了,一但它不那么活跃了,一但它可以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心不就安了吗 ?不就达到了佛祖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吗?

我们为什么心不安呢?是因为我们心里有恐怖嘛。我们担心,我们为什么会担心?因为我们有牵挂。当心不再有任何牵挂,心就安了。

只要心真的能定下来,真的能够静下来,我们就会进入一种状态,所有的焦虑感会荡然无存,我们不再分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

我们不再去贪求,我们也不再会恐惧,我们不会去悔恨过去,也不再担心未来,是一种极致的平静,是生命的一种莫大的享受。

为什么心安才能不思而思

导读:为什么说人的内心不够安定,观察思考就不会客观和通透?为什么说运用头脑的绞尽脑汁不如心灵的不思而思?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致良知,让思路来找人,而不是人去找思路?

讲到《大学》说过,我们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大业,能够发大财,能够当大官儿,能够出大名,能够当大明星。

但是,大的成就是有前提的,就是我们看人看事要准确,也就是我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要超出常人。

别人看不见我能看见,别人看不透的我们能看透,别人抓不着的机会,我们能够提前预见能够抓住。

我们翻一翻历史,看一看今天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有一些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机会,往往都是用对了关键的一两个人。

一但看错了机会,一但用错了人,很有可能让一个大事业土崩瓦解,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那看人和看事的这种洞察力从哪儿来呢?怎么才能看人看事不走眼呢?怎么看事才能够不偏呢?怎么看事才能够客观呢?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安而后能虑。

如果我们内在的心不够安定,我们是焦虑的,我们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厌恶,这个时候看任何人看任何事,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都是不客观的。

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事情看人不客观,我们做的决策就很可能不科学,十有八九会出问题。

02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普通人都是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只是用头脑去思考。

请大家看智慧的智,知下面有一个日,那必须有光明,而慧字下面有个心,说明只有我们内心变得光明、变得明亮,我们才能够智慧地去观察问题,智慧地去分析问题,智慧地去判断问题。

一句话,智慧是由心发出来的,不是大脑想出来的。

我们的头脑虽然可以帮助思考,但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欺骗和误导我们,因为我们要回忆,要去比较,要去权衡,要去取舍,要去推理。

而这一切都会让我们的心更加的乱七八遭,更加的焦虑,更加的不安宁,更加的浑浊,更加的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彻底地放下《金刚经》上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就是我的喜好、别人的喜好,我的看法、别人的看法都通通放下,清空自己。自己一颗灵动的心,就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不仅能够立刻洞察事物的表面和内在,而且能为未来发展的走向,本能的、直接的形成预判。

而且潜意识也会快速地给出解决方案,关键是这个方案往往就是最恰到好处的符合天理的那个方案。

这就是我们内在的良知。

03普通人的思考是发动大脑千方百计去找思路,找方法,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清空自己,洗掉私心杂念,让自己的心定、静、安,这个时候创意、思路和方法会来找人。

什么叫灵感?是你没想它,它来找你的才叫灵感。你在这儿冥思苦想的只是方法,所以我们尽可能的陪养或者训练自己掌控心念的能力,让自己的心变得静定,变得安宁,变得平静。

这个时候,让方法来找自己,让创意来找自己,让思路来找自己。我们要学会用潜意识思考.

这种的思考讲的再直白一点,叫:不思而思,不想而想。

现在王阳明的《心学》很流行,其实能够快速地给出答案以及快速洞察人事物本质的,就是王阳明讲的那个良知。

人一但知止而有定,因定而平静,因平静而心安,则良知就会自动自发的显现并且开始工作,这就是致良知的境界。

看人看事就会公正,就会客观,时时事事不离天理,而不至于被动的受一己私欲所操控。

就是我们的心真的能够静定了,真的能够安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发动了,会自动自发的给出我们一个答案。

而且这个答案是符合天理的,符合天道的,是不偏不移的,是客观的,是公正的,是恰到好处的,这个知就是良知。

一旦人能进入这种状态,他的思维自动自发地就会折中,就会客观,就会顺应天理,就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

大学启示录012:为什么说作为决定于思维

导读:为什么说曾子给出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步骤是超越时空的成功学?决定一个人作为的源头是什么?为什么说能致良知才更容易有良策,兴良业?为什么操控世界先要有能力操控自心?

曾子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最后一步是虑而后能得。

其实很好理解,想做大人,想有大的成就,就是有大的获得嘛!用今天的流行话讲叫获得感。

你想有大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从哪里来?一步一步往前推。

我们说今天一个有成就的人,会用一个词,叫有作为。

那为什么大家是一个班毕业的,一年出生的,毕业十周年聚会的时候,成就差别已经很大了呢?到二十年聚会的时候,差距就很悬殊了呢?原因是什么?

作为的前提是行为,因为两人可能起点是一样的,但是这十年、二十年两人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做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行为带来作为,或者行为带来结果。

那谁来指导行为呢?思维。

那这样讲就好理解了,一个人的作为是由他行为带来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他的思维指控的。

作为的源头是人的思维,也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角度。

虽然看起来很小的事,但是会种下他未来一生发展的走向。某种意上说,一个人的心念,就是他这一生命运的种子。

我们前面讲过,大人就是有大成就的人。要想有大成就,就必须跟普通人不一样,要有大智、大勇、大仁、大义。而这四大,它的源头又是大道。

那怎么能够真正去领悟这个大道呢?老子就说“道可道,非常多;名可名,非常名”。

用话能讲出来的,能够描述的,能够定义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眼睛去看的,不能用手去摸的,不能用鼻子去闻的,不能用舌头去尝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去感知它。

每人都有心,每人都有心念,那为什么只有那么少的人才能够悟道呢?其实,曾子他给了我们答案。

你要想有所得,你的思考,你的思虑必须得正确,必须得客观,必须得有洞察力。

你要有洞察力,你的心必须得安定。心要安的前提,是能让自己彻底平静下来。要平静,得先让自己的心念“止”和“定”。

这就是大成就的源头,在于我们能够领悟大道,按照大道的法则去做事。

这个时候,你按照大道的法则去做事,大道就会帮你。你按照老天爷的脾气,按照老天爷的喜好去做事,老天爷就会帮你。

很多人成功以后会谦虚,说都是老天爷帮忙,这句话不完全是谦虚。很多人的成就,确确实实有非常强烈的运气成分。

那运气为什么找他呢?因为他按照天道的法则去做事,或者他不知道天道的法则,但是他本能的潜意识做事暗合了天道的法则。

这个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就不背天理。不背天理,老天爷就不会找他麻烦,还会帮忙,所以他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总结一下,就是心一旦静定到极致,便会和万物之源的那个大道相通,便会领会造物主的用意,便会明白天道那绝对公正的本质和极度简单的规则。

于是,每一个思考和取舍,都会按照天理为至上的原则,形式法则上不背天理,因而未来就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得到天助,从而更加容易成功。

因此致良知的圣人们,即使身处逆境,也会找到办法结下善缘,即使有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他们仍然可以有功、有德、有言。。

其实王阳明和曾国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念,让自己的心静定和天理相通,从而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因为有了良知,才会有良策,因为实行了良策,所以才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成就了良业。

曾国藩的成就很了不起,王阳明的成就更伟大,但是他们立功立德立言的源头,都在于他们成功的调伏了自己的心念,训练自己的心。

大成就的源头在于对心的训练,对道的感悟,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曾子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心法之后,又叮嘱了我们八个字: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是说你知道调服和管控自己心念的这个顺序、步骤、程序,然后你按照这个做,感悟大道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因为已经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已经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把曾子整个《大学》的第一段,可以归纳一下:

我们想追求的成就,不管是出大名、发大财还是当大官,这些都是果,都是花,而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是根,才是本。

我们要想有好的成就,有好的结果,不要把眼光盯在那些花和果上,应该盯在根上,应该把心思花在根系的培养上。

把第一段归纳一遍,我写了这样一段心得:

要想有对的结果,就必须有对的行为,而对的行为始于对的思维,对的思维一定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

而对的思维只有在心灵纯净安宁的情况下,才最能发挥对的作用。因此越是处理和思考大的难的事情,就越是需要让自己归于平静。

而能够让心平静安详的最关键前提是停止妄想,让思虑集中而且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好恶,甚至能达到佛家倡导的无我境界。

把自己和思考的事情进行切割,让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事情之中的自己,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知止。

告诫自己的平静,用书写的方式平定情绪,或者用静坐观呼吸的方式让自己慢慢变的静定。

能够操控自我内心的人,才有可能操控外在的人事物,否则只能是过一种被动的人生。

操控内心是本,操控世界是末。一个不能更好操控内心的人,是很难操控外在的人事物的,想要改造这个外部世界,最好从改造自己的内心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