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悟——《坐天下》读后感

2021-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马会杰

看完了张宏杰的又一本好书《坐天下》,从这本书里读到了很多信息,从家长的身份,我感悟到一些育儿理念;从工作的角度,我感悟到一些职场规则;从学习的角度,我感悟到勤奋与坚持的重要性。

正如作者张宏杰在后记中所说的:历史是记忆,更是反思,一个不会反思、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只有与当下结合起来,历史才真正有意义,因为通过了结祖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回望来时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定位此时的坐标。

今天,我就着重从家长的角度聊聊从本书中折射出的育儿理念,以及从中得到的反思。

光绪

和我们之前的印象中,光绪是一个被慈禧太后受尽压迫,被迫放弃权利的皇帝,在《坐天下》中张宏杰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光绪帝。

光绪的性格预示了他并不适合做一个国家的掌权者。在慈禧的面前光绪百依百顺,甚至是软弱无能的,但是在下人面前他却暴躁易怒,而且执政过程中他的情绪极为不稳定,时而激情时而低落。

这些情绪和性格的表现,与他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在生活中,慈禧对他极度失望之后,他就完全成了一件政治工具,体会不到慈禧一丝丝的母爱和暖意,总是过于严苛地对待他。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光绪就成了一个性格矛盾体,外表柔弱,实则暴躁,而且没有丝毫的抗挫能力,兴致高昂时他积极进取,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生畏退缩、自暴自弃。

反思: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孩子做事情只会一味地遵从别人的意愿,而缺乏自己的主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在适当的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到困难才会有勇气担当。

朱元璋

从明朝建国开始,朱元璋就像一个劳模一样,恨不得24小时都在工作,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的工作量能超过他。朱元璋坐天下的几十年,他总想把儿子,甚至是孙子,孙子的孙子……的事情全部办成了,从穿衣吃饭到出行料理国事,事无巨细他一一做了规定,把那些不放心的大臣全部杀光,而这些孩子只需要“坐享其成”,稳定他取得的这些成果就好,不要累着。

纵观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他的子孙后代的确是真够“省心”的,只要按照祖制就能安心坐稳江山,这才会出现了木匠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

朱元璋的做法不正是我们当下的中国式家长吗?

反思: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大包大揽,过度照顾,不让孩子插手一切家务劳动;在学习上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安排孩子的兴趣班和课外班;在人际交往方面帮孩子处理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家长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孩子们在行为上过于懒惰,更重要的是毁掉了孩子的探索欲和自信心。

我们作为普通的家长,不需要读太多的育儿类书籍,只需要把一本适合自己的育儿书读透彻、领悟精髓,尽可能地多读些经典数目,从中也能悟到大量的育儿理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