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是怎么开始的吗?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24人  石青记

好的开始怎么就是成功的一半呢?对于大多数赶作业的同学来说,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让我们先回到中学作文课的时候。

一般来说,作文课都是两节连上的。第一节课,先点评上次的作文情况并布置本次的作文题目。最终留给大家写作文的时间大约是一小时。

开始的时候总是略带焦虑,望着那洁白的作文纸,一格一格的框住了自己。

回想起刚才老师的提示:写一篇文章总要先有个框架吧。至少也得有个三段开头,过渡和结尾。

有了这些框架,那至少是一篇带有作品意识的正规输出。然而很多情况就是那么的随意,不正规。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开始写吧,只要有了开头就知道怎么展开了。那开始也是很随意的,也许是一句引用的名言,也许是一句广告词,又或许是一段简短的故事。

有了这个开始,大脑的叙事自我就自动启动了,他会帮你把文章顺流而下,完成这个故事。

你要相信叙事自我的能力。你要相信童话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中途总会有一些变化,也会有一些冲突,那这些冲突总会被这开头的基调拉回。

一起来看一个实例吧。

方文山在一次分享会上介绍他的创作经历时提到,每首歌词的开头,总要煞费苦心。

歌词的创作一般情况是这样:是先有了旋律,再去填词。

谈及到《双截棍》的创作。

方文山一开始听到周杰伦的旋律时也是没有头绪的。他思来想去了很久也没有一个定论。

后来的一天和一个朋友吃烧烤,恰巧烧烤店旁边有一家武术馆。

平常随意的生活给了他灵感,就有了开头的这句:岩烧店的烟雾弥漫隔壁是国术馆。

顺着国术馆就展开了双截棍。

一次创作经历就好像大坝决堤成河的过程一样。

随意的决堤口,沿着决堤口漫无边际的思绪流淌,那决堤口就是开始的力量。

一旦开始就不会晚。

我们很多时候都被困在了开始阶段。想想是怎么放弃的?做个事儿总得先计划一下,然后来一个隆重的开始,配一段苦哈哈的努力,最终收获一份惊人的结果。

我们先是被计划耽误了,然后就迟迟的等待这个隆重的开始。没有这个隆重的开始,我该怎么好好的坚持呢,没有这开始和坚持我怎么能得到惊人的结果。

这些过程都是在头脑中反复预演,还没开始行动,就已经放弃了。

有开头才有机会。有机会成功也有机会失败。

欢迎留言,分享一个你开始的故事吧。无论成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