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整合能量圖札記2-生活與生存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WilsonYu_a4ab

   有些找筆者解讀人類圖的朋友向筆者反映,為什么她跟隨了人類圖的策略與權威行事,但改變不大,而且甚為緩慢,是否本身就是這樣.

   筆者許多時都會為他/她們解釋,因為人類圖的策略與權威只是幫助各位脫離頭腦上的控制,而不是讓大家有一個實質的轉化.換言之,人類圖的策略與權威只是為了止血而已.要讓人獲得內在轉化,人類圖是有更深的學問在後面,而這些學問是現在坊間解說人類圖所沒有談到的,但當筆者為他/她們認真解說他/她們的人類圖時,必定會詳細透露.

    事實上,從人類圖的指引,要讓一個人真正地活出他/她們的生命,而不是陷入在一種求生存的狀況裏,有四點要注意:

1. 飲食習慣:飲食習慣會大大地制約一個人的頭腦生理功能,也是一種民族和文化對當地人民的一種廣泛性的控制.制約的形成是基於每一個人自身都有合適他/她們的飲食方式,是在人類圖中顯示出來,但家長或社會在養育期間,提供了不適合他/她們成長的飲食方式,使他們的大腦功能並非發揮出原本的最自然狀態.這是一個人0-30嵗時最需要留意的關鍵.

2. 人生場景:在30嵗過後,人生場景便是最主要考慮的因素.筆者看到坊間流行的一些觀點,單純地從能量層面出發療癒一個人,使他人能從中作內在轉化,進而吸引所期望的外在環境.這條路本身已是不易,原因是身體所蘊藏的細胞記憶會無意識地影響一個人的際遇.這是比起情緒層面更為深層的頻率振動.在人類圖的角度看,需要大致七年時間才能完成整個更新程序.

更甚的是,筆者也對此觀點存疑的原因是由內在改變至外在環境的吸引是一種單向的方式.假如當事人因一些原因,仍留在不適合他/她們的環境中(例如不適合的工作環境),外在環境仍然對其當事人有影響的.假如沒有持續性的內在能量轉化,很容易會被原本的外在環境給拖下來.

所以,人類圖稱人生場景是30嵗過後需要重視的一點有其道理.人類圖之中的人生場景就是指明一個人30嵗以後,有哪些環境在個人發展上提供一個合適的基礎,有哪種性質的環境會給予當事人成長的養份.同時,假如一個人在不適合自己的人生場景中,會發現不了適合自己發展所需要的條件.

3.要看到和發現適合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條件,除了要待在適合自己的人生場景外,第三項要注意的便是意識觀點.每個人看這個世界都會有自己天生自然的傾向角度出發,所以看到的世界都不盡相同.人類圖的意識觀點便是指明出一個人在哪種角度看世界會較能遇上一些適合他/她們發展的條件和機會.假如一個人不是在他/她們的意識觀點下發展自己,很容易會感到生命好像欠缺什么而造成遺憾.

4.當一個人能以適合他/她們自身的飲食方式進食後,也處在適合的人生場景,與自己的天生適合的意識觀點面向世界時,就會產生『原動力』.這個原動力才是開啟一直以來許多人所問的問題:我的人生使命是怎樣.創始人Ra曾經說過標示着人生使命的輪迴交叉不是活着的目標,而是一個人在活出他/她們的唯一性時所自然會發現和流露的情況.

然而,不要被 『原動力』這三個字給誤導了,這裏所說的原動力不是日常人們所意指心裏那團火,兩者有些分別.這裏所說的原動力是能够讓當中閘門的特質得以發揮的動力.透過所擁有閘門特質的發揮,從而展現一個人的唯一性,成為給予這個世界的禮物.

當一個人能活出各自的唯一性,成為一份給予的禮物時,試問如何能有競爭的存在呢?而當競爭不再成為一回事的時候,我們又會否活在生存的境地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