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缺喜欢,就喜欢谁——倪萍《姥姥语录》
姥姥,是北方人对母亲的母亲的称呼。倪萍是山东青岛的,所以,那个把她从小抚养长大的小脚老太太被她唤作“姥姥”,是她一生中至亲至近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边,大多人都有温馨的“姥姥情结”,我家儿子就是我妈带大的,并且,我们的这位“姥姥”和倪萍的姥姥一样带大了好几个外甥。姥姥也是我家孩子最亲近的人。
最近,在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整个过程当中,被这个说起来普通,实际上堪称“生活哲学家”的老人感动着、惊骇着、激励着。不禁地一次次在心里感叹:这是一位没有文化的老人啊,她用自己独到的智慧从生活中汲取来太多滋养生命的琼浆玉液!
姥姥膝下有很多儿女、孙子、外甥。倪萍问,这么多孩子,你最喜欢谁?谁缺喜欢,我喜欢谁。姥姥说。
我的老师是姥姥
姥姥在倪萍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把她从青岛接到了水门口的家。是从机关幼儿园里的小木马上接走的,直到六岁回青岛上学。小生活中有大道理,一直以来,姥姥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琐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化着她的孩子们。
在那些艰苦的年月里,姥姥家孩子多,青黄不接的时候,闹不好就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些少粮寡食的年月,很多人借着吃,等地里收获了再还上。而姥姥去地里掰来很多还没长成的青玉米,似乎一点都不在意接下来的产量。
姥姥说:少收个三四十斤,明年使使劲就省出来了,孩子饿着肚子可耽误长骨头了,过了长骨头的年龄,这辈子也长不出了。借的粮食孩子吃了骨头是软的。
姥姥说:肚子都空着,你借人家的把自己的肚子填满了,人家的肚子就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主席净说有用的话。
于是,姥姥自己动手了,一家人吃着青玉米,啃着还没长大的酸苹果,等待着丰收。孩子的肚子没饿着,长了身上的骨头,也强健着心灵上的骨头。
姥姥说: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得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姥姥说:人家一看房子结实不结实,就知道你地基打的多深。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写的不如会看的。
姥姥是在教育我们,一些文字,不用显摆出来;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去做,就是了;逢人遇事,不卑不亢,老天自有公论。
多么朴实易懂的道理,而往往正是我们这些自认读了很多书的人,常常自以为是,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免不会沾沾自喜,像是比之别人有着多少优越感。倒不如一个老人活得明白哩。
倪萍说:没有色彩的日子我也没觉得世界会一直昏暗,不曾认为自己金贵,却也把灵魂立着。无论别人怎么评价,始终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大碗花,不金贵却也不便宜,该开的时候艳丽之极,该败的时候也甘于把自己埋进土里。
是姥姥塑造了倪萍坚韧自信、不喧哗不张扬的性格。
姥姥说:别小看不起眼的东西,有时候办大事的说不定就是它。养孩子也一样,你别老催着他长,催着他学。有人早长,有人开窍晚,你耐住性子等着他,就不白等。
姥姥说: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倪萍说,五十年,我是在姥姥的夸奖下长大的,能不自信吗?自己有今天的成就,“脸皮厚、胆子大”也是姥姥的栽培。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去问问山顶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一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他还要上山顶。
姥姥说:你不光是在山顶,你那个还是大山,你一辈子不白活,山上什么都看见了,什么都有了,得知足。孩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一辈子都不用后悔了。
姥姥用山顶、山腰、山沟来形容人生路上人的作为,教育孩子们往高处走的缘由与好处。听起来,浅显易懂,寓意深邃。是啊,谁不愿意去山顶?那些说山顶不好的人,多半是些没有能力的、爬不上去的人。
当倪萍的儿子得了大病,快被压垮时,虽然她没敢如实地告诉姥姥孩子病的真相,姥姥却比谁都明白,倪萍是遇到大难了。
姥姥说:孩子,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是咬牙挺着,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了,你就赶紧起来去往前走,有多大的劲往前走多远,老天会帮你。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了。孩子,你记着,好事来了它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姥姥说:孩子,记着,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倪萍听姥姥的,长多大,在姥姥那里都是孩子。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多大的能耐,也会在人生路上遇到过不去的坎儿。而这个百岁老人永远都是她的生活导师与精神支柱。遇到苦难有人帮着消解、有人疼着的倪萍是幸运的、幸福的。
后来,由于给孩子去美国看病,倪萍不做主持人了,重新做起了演员,不想接受任何记者采访了,被人说成低调的倪萍,姥姥最了解:好哇,上后厨熬饭、切菜就不像在门口招呼人吃饭,来的人越多越好,你喊什么都行。到后厨了还喊那就是一个彪子。姥知道你,喊了这些年了,也遭了不少罪……
姥姥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儿就走快了。
姥姥说:明了理儿不照着去做就是个傻子,你和天对抗试试?天下雨了,你用多少盆儿、多少桶也接不住那些个水,房子淹了,你就得等着它自己退下去。谁有个本身不让天下雪?毛主席也不行。
是啊,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倪萍如今的辉煌与成功,她那随和坦然、自尊自信的气度和性情,是和姥姥的敦敦教导分不开的。
姥姥的生活哲学
这个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的老太太,是生活中的哲学家。她在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上学来太多平平凡凡的哲理,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为她的孩子们指点迷津。经常使倪萍产生错觉,感觉读过书、受过教育的是姥姥,而不是她们。
姥姥说:没人的时候,把脑子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浑身轻快好多。人的两条腿不能走得太快,太快了魂儿跟不上。没有魂儿的人就常做错事、傻事。
是啊,印度诗人泰戈尔不是说嘛:请你走慢点,等等你的灵魂。没有念过书的农村老太太,拥有哲学家的精神和头脑。
姥姥和尼采的高度也是一样的。她说,都姓“倪”谁高谁低都一样。
姥姥说:人生下来就得受苦,别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也是苦。你们文化人不是说“生下来活下去”吗?
而尼采早就说了,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姥姥说:这个姓“倪”的就说对了一半儿,那一半儿甜他还没说呢。什么是甜?没病没灾是个甜,不缺胳膊少腿是个甜,不认字的人认了个字也是甜。
你说,姥姥不是哲学家是什么?
姥姥老了,倪萍给了姥姥富裕的生活,问姥姥喜欢什么时候的日子,姥姥连想都不想就说:二十几岁。是的,她仍然觉得年轻时候的日子好,尽管那个时候穷得叮当响。一句话姥姥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裕。
姥姥说:孩子,管多富裕都没有年轻富裕啊。年轻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腿儿是腿儿,年龄大了富裕管个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浑身都穷了。钱有的是,可身子穷了。
九十多岁的姥姥,活得比谁都明白,什么样日子在姥姥眼里都是掺和着过,对比才知道好赖。
姥姥说:不看小的,不知道自己老了;不看床上躺的,不知道自己能坐着有多好。
姥姥仅是在说自己吗?我们在这位百岁老人的人生哲学中学到多少东西啊!这些我们之前都不知道吗?明明是在各种书中见到过的,却感觉唯由从这位老人的口中说出才最富哲理性。
姥姥说:人哪,就是穿着棉袄盼着裙子,穿着裙子又想着棉袄。要不是这些人在家里等着你,你在电视上兴许就不会说人话了。
说人话,是姥姥对倪萍主持风格的高度评价。并且还捎带着告诉她,学会知足。
姥姥说:命就是这样。越没有越想,越有越不要。人一辈子就走两条道儿,左腿说往东边走,右腿说往西边走。“人”字不就那么写?都并一块儿那就不叫人了。
姥姥说:快乐你别嫌它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
姥姥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就是这样的生活哲学滋养着姥姥的孩子们,她的孩子都很出息,无论什么山,大山还是小山,她的孩子们几乎都爬到了山顶,而倪萍则去到了最高的那座山的山顶上。
姥姥的处世哲学
姥姥说: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己,最后就只剩你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了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这种道理可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能想通的。
姥姥说:你记住孩子,多穷的人都有脸,能豁上脸要饭,那是肚子实在没法。给人吃点东西先要给人家个好脸,不信你试试?张嘴管人家要东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动。张嘴给人家送东西可不一样,双唇一碰话就出来了。
每当姥姥帮助别人,总是斟酌着话语:我吃不了,你帮乎着我吃了吧;你要不嫌弃你就拿着吧。做人先想别人,是姥姥的习惯。
姥姥是个办大事的人,是有前瞻眼光的人。早年间,姥姥的三个儿子、三个闺女眼看着就知道羞丑了,不能老挤在一个炕上。姥姥认定,闺女当闺女养,小子当小子养。一咬牙,要盖五间房。
姥姥说:肚子不怕吃屈,今年屈了明年有了再补回来。有些东西今年赶不上,这辈子就赶不上了。
五间房盖起来了,姥姥一家吃了一年的地瓜面。
五间草房子是水门口的乡亲们给帮衬的盖好的。上梁那天姥姥蒸了一百多个大馒头,想怎么也够吃了,可当中午停工吃饭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全都走光了。大家都舍不得吃,谁都知道姥姥为了盖这五间房从去年就开始准备麦子面,每一个馒头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一百多个馒头,晚上姥姥挎着小篓挨家挨户送。
姥姥说:房子没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没人帮着,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呀!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姥姥是智慧的,善良的,活得通透、活得明白的。这样一个老人是家里的主心骨,是家里的宝。没有了她,家就空了。
姥姥走了,倪萍的心真的空了。失去姥姥的伤痛没有人能够体会,失去姥姥后心灵的空缺更没有人能来与之填补。这一点,是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深感伤感与惋惜的。
其实,每个老人都是生活的智者,在历经岁月沧桑的磨砺与洗礼之后,简简单单的一言一行,其间,智慧的火光星星点点,显而易见。多和老人交流,你会受益匪浅。愿你也如倪萍般幸运,有个和蔼可亲、谁缺喜欢就喜欢谁的姥姥或奶奶。
谁缺喜欢,就喜欢谁——倪萍《姥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