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大讲堂》诚善者人生格局的修炼

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128人  山东田夫

        程应峰的《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这本书全篇由若干个小故事串成,读起来轻松香甜,就是一盆熬制得浓浓的鸡汤,也像是一杯清香扑鼻的春茶。很多时候对自己都有醍醐灌顶的功效,人生哲理在浅浅的文字中娓娓道来。

     

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学得越多,贡献越大,所得越多》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相同,语言朴实,寓于哲理。

       

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儿子问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

        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图片发自网络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我真的感受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魅力。“生命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生活的每天一天,都要为美好而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