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重要

2024-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锦瑟_db50

那天我们四人又聚在一起吃火锅,大家说起之前的同事得了乳腺癌,发现时已是晚期,但是她拒绝切除手术,众人极力劝说,也无法撼动她的决心。

小杨说,她也不能理解,会觉得孩子还没成人,如此消极治疗,将意味着放弃生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我的观点却与她完全不同:首先,活着,不只是为了活着,如果没有尊严,没有生活质量,那样的日子我不想过;其次,我能够做到陪伴孩子长大当然我会,但是没有我,他的人生会不会变得糟糕?会不会因为没有我,他的成长更快更好?谁知道呢!——我不敢认定我真的重要,认定我就是某个人的不可或缺,包括我的孩子。

没有我,他的人生会改道,但是会不会因此更糟?我不确定!

小杨坚持说,没有自己作为妈妈的陪伴,孩子会生活悲惨,人生失败。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在入选百科全书名人录,而且又能找到家庭背景的573人中,有25%的人在10岁前失去一位家长;有34.5%的人在15岁之前失去一位家长;有45%的人在20岁之前失去一位家长。

67%的英国首相在16岁以前变成单亲,这个比例是同时期英国上层阶级的两倍。

44位美国总统中,有12位——包括华盛顿和奥巴马——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

单亲是个巨大的困难,但是对这些人来说,单亲反而是格拉德威尔说的“可取的困难”(desirable difficulty)——如果你打败我,我就是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打败我,我反而能因此比一般人更强大。

所以,这正如我们常说的“苦难不是财富,战胜苦难的勇气与能力才是”,但是不可否认,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这些坎是一个人成人成熟的必经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