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也要怎么被治愈?这几部影视剧或可告诉你
最近在追《不完美的她》,演员阵容强大,演技在线,看着很抓人心。但吸引我的不是演员演技,也不是剧情,而是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
周迅主演的林绪之是一个性格孤僻的黑客高手,很难和人亲近,就算是信任的好朋友也不能拥抱,便是和待自己比亲生女儿还好的养母,从来不会撒娇也不肯撒娇,终日穿着一身黑,沉默而压抑。
因为有一个变态的父亲,她的童年很坎坷很悲惨。五岁那年,一场大火之后,母亲因此进了监狱,她也被送给别人收养。在那之后,她失忆了,对之前的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她以为自己被生母遗弃,其实是被生父虐待导致,但被遗弃感始终深深地困扰着她。也许是伤痛太深,可能身体出于本能而选择屏蔽,心理学上也这么解释。
直到有一天,林绪之为了找回失去的记忆去了大连,在那里她遇见一个叫莲生的小女孩,她们莫名亲近,对彼此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那也许是因为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吧,彼时的莲生正遭受着妈妈男朋友的虐待,但她的妈妈却对此并不知情,或者说即使知道也并不愿意相信,所以莲生求助无门,只能隐忍。
林绪之敏感地觉察到了。又是一场人为的大火,她出于直觉及时赶到,救下她并下定决定带走她,从此成了她口中最亲爱的妈妈。在照顾莲生的日子里,望着她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林绪之努力去体会一个妈妈的心理,并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这样的她慢慢开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感同身受,也更多理解了养母,她的心渐渐开始解冻,温暖柔软起来。亲生妈妈的出现和误会的解除使她与母亲和解,虽然,父亲这条线现在依然迷雾重重,但是她已经走在了治愈的路上,一切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前不久结束的《安家》其实也涉及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女主角房似锦的童年也是异常不幸,甚至直到上大学都在遭受着亲生母亲的虐待,而男主角徐姑姑则在小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跳楼,他们的心里都曾留下深深的伤痕,也曾觉得无法改变,但最后却在彼此的相爱中逐渐改变了看法,终被疗愈。
还有一部日本电影《垫底辣妹》,里面的妈妈对于女儿沙耶加的无条件支持让人印象太深刻,甚至五年不学习都完全不管,是发自内心的包容她,对于女儿的任何选择都能接受,并无条件予以支持,试问,现实生活中有几个这样的妈妈?
在和补习老师的对话中,沙耶加的妈妈说出了答案,原来,她小时候遭受了妈妈的各种语言暴力,让她痛苦难耐,觉得童年失去色彩,所以她从不限制沙耶加,无限宽容,沙耶加的笑容就是治愈她童年创伤的良药。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家庭原因造成的童年创伤多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创伤,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同时也会影响大脑结构功能的发展,目前对此的心理治疗有不同的技术方式,比如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等,效果因人而异,跟创伤程度和时间长短都有一定相关。
创伤领域的世界级级顶尖专家马蒂·霍洛维茨教授(Mardi Horowitz)曾把人类抚平心理创伤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1.痛哭(outcry)
2.麻木和抗拒(numbness and denial)
3.入侵式回忆(intrusive reexperiencing)
4.理解创伤(working through)
5.抚平创伤(compltion)
这五个阶段并非固定不变。经历过这样创伤的大致会有两种走向,一种是心理扭曲,想方设法打击报复,向恶的方向发展;而另一种则是携伤成长,在创伤中涅槃重生,更加坚韧顽强。
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健康和社会关怀教授,《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创伤后成长心理学》一书的作者史蒂芬·约瑟夫博士认为,创伤后成长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创伤的理解。
那些在影视剧中被治愈的,在现实中依然可以真实存在。曾经的创伤并非必定终生流血,我们可以因了无条件的爱,因了投射和付出而一点点疗愈,到达幸福的彼岸,拥抱喜悦。
普希金说:“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愿所有的童年都充满欢愉,愿所有的创伤都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