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如果大雪封门》
《如果大雪封门》这个标题,充满了诗意和无限的想象,如果把“大雪”换成“地震”“海啸”“暴风”“暴雨”,就会失去意蕴,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看来唯有“大雪”。
为什么是大雪?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如果⼤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片⼤地真⼲净,将是银装素裹⽆始⽆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楼不再⾼、平房不再低,⾼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出来的⼈都是对⽅的亲戚。
这是多么理想的世界啊,而现实并非如此。大街上走出来的人面孔是陌生的,脚步是匆匆的,他们跟你无关,你跟他们也无关。
《如果大雪封门》写于2011年,故事情节简单得好像没有情节。有这么几个年轻人:林慧聪,行健,米萝,“我”,还有被打成傻子送回老家的宝来。他们从外地来,在北京贴办假证的广告,在广场上放鸽子,他们合租房子,没有学历,没有女朋友,没有取暖设备,他们被人打,被人鄙视,在那诺大的北京城,在那繁华的北京城,即使没有尊严没有保障,却依旧执拗地相信“只要在北京机会迟早会撞到你怀里”。
百度,把小说的内涵概括得很有诗意:
这部荣获2014年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作品,冷峻而又温暖。著名作家徐则臣以几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为底子,以精细绵密的语言和出人意表的想象,讲述了一个梦想与现实、温情与伤害、自由与限度相纠结的故事,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对几位来自南方乡村的青年来说,大都市的生活恍若梦境,现实却不免艰难。但他们一直生活得认真严肃,满怀理想。小说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有着强烈的升华冲动,就像杂乱参差的街景期待白雪的覆盖,就像匍匐在地的身躯期待鸽子的翅膀。
之所以说它“冷峻而又温暖”,是因为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四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用他们独有的方式抱团取暖,活出了一道幸福的风景线。
打鸽子的人最后竟然把鸽子埋了,讨厌鸽哨的人竟然跟吹鸽哨的人成了好朋友,一个弱不经风的人竟然用自己的声音为一个素不相识的挨打年轻人求救,为了一个女子两个男人竟然结成伟大的同盟,为了满足一个南方人看雪的愿望大家开始关注气象台的消息————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人并非像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冷漠,冷漠中还有温度。支撑人生存下去的难道不正是人世间的温情吗?
鸽子会飞,人会跑;鸽子飞回笼子,人跑向哪里?有时候,生存在上,生活在下。而梦想是一种奢侈。
雪是下了,鸽子也死得差不多了,林慧聪要回他的老家了。北京的异乡人无非两种———已经“安定”的人和正在“漂”着的人。行健,米萝,“我”,是属于继续“漂”着的一类人,林慧聪的叔叔,可以说是已经“安定”的人,而林慧聪是另类,他是单纯的,是善良的,是最配看雪的人。回去的他也许会受到村里人的鄙视,可能会被认为是在北京混不去了,而这些又能怎样?
最后,我只想说:那些被社会所忽视的地层人,无论在哪里,安居乐业竟然如此艰难。
这篇小说,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意蕴,越读越值得去“品”。关于开头,结尾,还有文中的细节,好多友友都分析得很到位,不想重复,我就偷个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