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测中巩固知识的学习

2023-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有拾

课堂上,我们进行第五单元的知识小检测,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本次检测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三部分,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并没有写作文。写得快的学生大概35分钟已经完成,大多数学生用时在40-50分钟,个别花费了60多分钟。

中午,我先把试卷自己做了一下,了解试卷的难易程度。整体来看,基础知识涵盖识字、写字、词意、特殊词语、连续动作、关联词语,还有语序的排列和病句的修改;阅读理解则有课内和课外阅读组成,难易适中,能够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批改过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一般,出错比较多,特别是句型训练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一、字词基础较为扎实,拓展词汇略显不足

1.学生在识字和写字上失分比较少,出错集中在“搭、祖、耍、翠、捕”等生字。其中“搭”字主要表现写混、写错,“祖”的偏旁容易写错;“耍”上面的“而”字容易写错;“翠”写得不规范,下面“十”的竖容易露头;“捕”容易写成“铺”。

识字上,则表现:一是不认真读题,没有按要求划去错误的读音;二是识字较少,出错较多。

2.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加偏旁组新字并组词,既检查学生的识字量和书写情况,还考察了能够在语境中进行运用。学生在“悄、消”失分较多,一是没有读清题意,二是缺乏迁移运用能力。

第二类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即根据语境和拼音的提示,选择合适的字。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问题,出错比较多。

第三类则是特殊词语的积累。比如ABB、又X又X的词语,主要检查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尽管平时训练也比较多,仍有不少学生出错。另外,学生有些生字不会写。

第四类考察了动词的连续使用和关联词。尽管是学生读过的句子,但在关联词的使用上还是比较陌生,出错特别多。

3.句型训练。我认为这道题很能检测学生的能力,因为它不是隔裂的小题,而是以组块的形式训练学生语感、信息提取、病句修改能力。原本以为学生可以轻松给句子排序,结果出人意料,35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错。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感培养还得落实到平时的朗读训练之中。

信息提取的出错很少,主要是个别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病句修改与以往的题型有所不同,它需要学生结合前面提供的材料进行修改。这不仅是语感能力,还有整体把握的意识,特别考验学生。

二、信息提取能力有差距,大量阅读有必要

课内阅读选择的是《金色的草地》,课外阅读则是《家乡的红橘》。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训练学生信息提取和语言思维逻辑能力。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快速提取信息能力相对较弱。哪怕是学过的题目,依然有不少学生出错。可见,课堂的效率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另外,学生对“启示”这个词的理解不到位,很多孩子只是把看到的写了出来,忽略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外阅读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语言逻辑和信息提取能力,比如按照生长顺序记录红橘的成长过程,很多学生在这个地方栽了跟头。另一方面渗透观察方法,即从外形、颜色、姿态和味道把握红橘的特点。由于姿态和外形特点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出错比较多。

学情把握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是整体检测,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快捷。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避免通过评分给学生下定义。二是平时的观察和记录。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等。但不容易把握,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