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觉引导--嗅觉
什么是感觉
最近看了小步早教关于感统训练的文章,为此,我特意查了下“感觉”这个词,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个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
感觉其实分为两大类,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是接受外部信息,反应外部事物特性的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还有一种是接受内部刺激信息、反应内部器官状态及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内部感觉,如前庭觉、本体觉等。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外部感觉!也就是我们的五大感觉!
感觉引导
在生活中,就会加强自己与孩子对感受的描述、关于感觉的沟通。
最简单的比如:
“宝宝,这朵花上有一只蝴蝶,你看到了吗?” ----视觉
“亲爱的宝,听,什么声音?”“哇,小猫咪,喵喵喵!” ----听觉
“宝,尝尝草莓,是什么味道?”“甜甜的” ----味觉
“宝,摸摸这个小娃娃,什么感觉呀?”“毛茸茸的对不对。” ----触觉
以上来自生活各个方面,也来自形形色色的绘本。
问题来了
但是我突然有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自己也没法用精准的语言来形容某个东西的气味,幼儿绘本中关于闻和气味这个的描述也是甚少。
于是,以下画面成为了常态:
“宝宝,闻闻花,什么味?” “是香香的味吧?”
“宝,奶奶熬得粥,快来闻闻,什么味?”“香香的吧”
最后,我和孩子关于闻的话题,总是如下:
“宝,来闻闻,什么味?...香香的吧?”
似乎,除了“香香的”,我就找不出来其他的形容词了。
现在最可爱的是,我家21个月的宝宝每次回答都是“neinei的味道!”
寻原因找办法
于是,我又干了一件事,去网上查了下,可以描述嗅觉的形容词,结论让我很惊讶:
当我们描述味道、色彩、声音时,总有一些既定的形容词来描述,可当我们描述气味时,似乎很少有准确的词可以让人明确的分辨那是怎样一种气味。
人们在形容气味时,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在描述气味的源头。比如橘子味、烟味或是臭鼬味。这种说法听上去很自然,但却与我们描述其他感官体验的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十个维度来描述气味:
芳香物质(花香等)
果香类(非柑橘类的各种水果)
柑橘类(柠檬、青柠、橘子等)
树木以及树脂(松树或新割青草等)
某些化学物质(氨气、漂白剂)
甜食类(巧克力、香草、焦糖)
薄荷类(尤加利、薄荷醇)
烘烤/坚果类(爆米花、花生酱、杏仁)
刺激性的(蓝奶酪、香烟烟雾)
腐烂味(腐肉、坏掉的牛奶)
其他的气味,诸如烤过的面包、新煮咖啡等,属于这十类气味中的一些组合起来的结果。
总结
那么,关于嗅觉的引导,就看妈妈的造化了,但是核心原则有一条:
没法精准描述嗅觉感受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带孩子多看多闻多体验;
尽力让孩子多长见识,丰富孩子的嗅觉体验!
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就一定得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