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彝族

巧过彝族区

2017-08-30  本文已影响6人  写作的徐公子
巧过彝族区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在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人们往往钦佩于红军在没有木板的泸定桥上,不顾铁索下湍急的江水和枪林弹雨,勇敢地渡河。却不知在飞夺泸定桥之前,红军便遇见了关卡,差点与夺取泸定桥这样重要的战略机会失之交臂。

红军刚刚从金沙江转移到四川境内,便进入了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居住区,独立的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彝族人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领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和同化过,并且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蒋介石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指望红军在这里长期滞留,遭到削弱,这样他就可以在大渡河北面集中兵力消灭红军。

但是红军有办法,他们已经安全地通过了贵州和云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掸族的地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参军,他们有信心用同样的方法攻破彝族。在派使者到彝族部落谈判之前,红军在攻占彝族区边界上的一些市镇时,便释放了一些被省里的军阀当作人质监禁的彝族首领。首领们获释回去后自然大力称赞红军,使红军在彝族民众中有良好的口碑。

曾在四川军阀里当过军官的刘伯承,当仁不让地接受了前去彝族谈判的友好联盟的任务。刘伯承熟悉这个部落民族里的内争和不满,了解他们仇视汉人,更难得的是他还能说几句彝族话。刘伯承对彝族首领说道,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就是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治。这可以看出彝族和红军有很多志同道合之处。再说彝族人仇视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害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刘伯承硬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彝族首领对汉人的猜忌和疑虑说得烟消云散。不仅如此,彝族首领还对红军充满了信任,与刘伯承按照部落传统方式,歃血为盟,一起饮了新杀的鸡的鲜血,结为兄弟。红军用这种立誓方式宣布凡是违反盟约的人都像那只鸡一样懦弱胆怯,获得了彝族的尊敬。

于是红军不仅迅速而且安然无恙地过了境,还吸收了好几百个彝族人的加入,一起到大渡河歼灭共同的敌人国民党,这些彝族人中还有一些一直追随红军走到了西北,完成了长征。

就像顺利走过彝族居住地一样,红军也顺利走过了许多地方并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两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走过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官僚、地主的财产,把他们的财物分配给穷人。于是红军四处受到百姓的欢迎,总是大军未到,却早就已经家喻户晓。甚至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要求他们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

就是因为红军一心为人民,长征才变成了红军的宣言书,共产党这支星星之火才变成了燎原之势燃烧了整个中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