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不好筷子,那是因为训练方法有问题
小孩的身体发育就像树,先发育树干,再发育树枝、树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c037ae0379124c15.jpg)
1
在农村是非常看重辈分礼节,从开始懂事就不断的接受爷爷的教导,记得有一次出去跟小朋友疯玩,弄的满身都是泥,看到餐桌上的馒头拿起来就吃,还没放进嘴里,就听到爷爷说“放下,手都不洗就吃东西,去洗手”吓得我脖子一缩,赶紧去洗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c8fc9da193786d01.jpg)
因为不习惯用筷子吃饭,爷爷就不断的教我筷子应该往上拿一点,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不能用筷子敲打碗,不能用筷子指人等等。说真的那时候学的真的很困难,根本学不会,感觉就像搬起一袋100斤的小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f28de01290a26192.jpg)
为了练习拿筷子,天天让我手里拿着筷子,小伙伴们还给我起了个外号“筷子大侠”,大侠都是拿着宝剑行走天下,我拿着“筷子”吃遍天下。后来长大一点也就学会了,不过要比同龄的孩子使用的晚,让爷爷好长一段时间担心,还以为我大脑有问题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a315a0fd4d1b14f0.jpg)
后来学了健身专业,明白了人体的发展规律,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开始主要的躯干就开始先发育,就像树苗长成苍天大树的过程一样,先把树干长好,再发育树枝和树叶。
在婴儿时期 ,这种反应也是特别明显,出生4~5个月是抓握早起的阶段,这个阶段能观察到婴儿并不是用手拿或捏,而是采用肩膀控制着胳膊进行“大面积的扫荡”,基本上就没有手腕的动作,甚至手指的细小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的次数和经验,以及成熟程度的提高会逐渐掌控手指的“拿和捏”动作
所以在训练孩子拿筷子时不要像我一样变成“筷子大侠”了,要根据孩子的掌控情况的改善,下面就说几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肌肉的发育顺序
孩子从胚胎开始就已经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组织,其中肌肉是从躯干到四肢、大肌肉先于小肌肉发育、手臂比腿部发育早。
6岁的孩子手臂可以运用自如,但是手指的捏 等精细动作还不能进行;
8~12岁时候,孩子的动作才逐渐准确、多样化;
到了15岁,手部肌肉的发育开始发达起来,很多的精细动作,如编织、塑造等都可以进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d628e619ee0b53a8.jpg)
2、 不是一日之功
教导孩子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就像教会成人完全不懂的另一个行业,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纠正,不要觉得孩子很笨或那么就学不会,毕竟人家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嘛!多用鼓励的话,适当表扬孩子,有糖的孩子更有动力。
3、 需要休息
在前面(参考1)说到肌肉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教授孩子学习拿筷子时不要过度的练习,因为他们的肌肉发育没有完善,骨骼发育正在发育,长时间的使用不利于小肌肉的发育,不适合长时间做吃力的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085a112ac7d1bbb9.jpg)
4、 专属儿童筷
由于儿童手掌相对于成人的手太小,所以在使用筷子时要用专门的儿童筷子,最好的是木质为好,这样在孩子手里更容易拿住,不像铁质筷子易滑落,反而阻碍了孩子学习的进度。
5、 筷子的使用,神经高度发育
学习使用筷子不仅是筷子的使用技巧,更多的是在使用筷子时需要搭配大脑对于手部的控制,神经信号的传递,对于孩子空间感的培养一样重要,如;看到菜,如何控制手部更精准的夹到,并放到自己碗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79b2afc03f8ed212.jpg)
树叶的枝繁叶茂必然是树干的粗壮发达,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学到很多我们自认为“超级简单、超级容易的技巧”,无论我们如何认为都不要过度的强求孩子提前达到,没有哪一个孩子可以从1岁直接蹦到3岁。
他们必须一步一步的发育才可以达到3岁的年龄,在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如:喊第一句妈妈、第一次自己走两步、拿东西等。我们应该耐下心来好好的陪着他们一起长大,让小树苗长成苍天大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19aac5e01854c3d1.jpg)
我是贺计划,一个在健身行业“摸爬滚打”八年的小白,每天分享儿童健身以及“成长发育”的那些事,希望了解更多实用小技巧,关注我每天学习一点,
毕竟
成长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