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十八天
昨天读: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莫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句话,我觉得,到底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做到这两句话呢?贫无谄,富不骄,贫而乐,富好礼呢?
《大学》里面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我以为关键字是:定和静,于是查找了这两个字的本义:
定:此字见于商代甲骨文2古字形从宀从正,本义是安定、使安定。安定后,意味着不变化,故有固定、稳定、决定、确定、肯定、商定等义。
静: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2。此字本义是安静,引申为平定、镇抚,后世多写作“靖”。由本义还引申为静止、恬淡、平和等义。
我理解,一个人如果有长远的目标,那么,他就容易安定下来,就不会被周遭环境来过多影响,不会因为自己外在的物质条件而裹挟了,也只有安定下来了,人才能平定,安抚自己的欲望,才会安静下来,才会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要什么,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贫穷,富贵都不会影响改变他的思想行为,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才能顶天立地成为大写的人。
现代社会忙忙碌碌,我们只有一个评价体系就是赚钱多少,效益多少,利润多少,没有及时利益的事情,我们都不想干,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只剩下钱了,其余的快乐生活,幸福体验都没有了,这样的生活状态怎么才能定下来呢?无法定,就无法静,我们只能汲汲营营,匆匆忙忙的过每一天,这样能做到贫无谄,富无骄吗?我们大量的短视频都在说我如果有钱了,就代表我有权了,我就可以执掌他人生死了,就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规则了,这简直连古人的思想觉悟都赶不上,这样的社会怎么能给人带来安静,幸福呢?所以,我觉得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我们都要学习如何读书,如何给自己一个精神家园。想起以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穷的只剩钱了,我富裕的只差钱了,我想什么时候 我们能够再度说起这两句话,我们就能做到贫无谄,富无骄了,我们开始像更高的境界行进了,真正做到贫而乐,富好礼。
今天读: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我的理解:君子不求诸达,不求名,不求利,但是害怕自己不知人,我理解是君子害怕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人们不了解一个人的贡献或专长,导致这个人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或者,由于自己孤陋寡闻,导致某人为民众谋福利的事迹不为人知,所以,没有孔子,人们不知道尧舜的功绩,没有孟子,人们不了解孔子的功劳,而这一篇是学而篇最后一章,也就是孔夫子将如何学习的道理在这一篇总结。
回看这一篇,孔夫子很少讲学习的技巧,大篇幅都在讲如何学习做人,做人最高境界是得道,道是规律,遵循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寻找成为君子的道路,所以,我们要修身,齐家,平天下,而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则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我觉得学而篇通篇都在讲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