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2
可能,什么是可能,我按已知和猜想去构造它的存在。可是现在并没有出现,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又该如何得到印证?理智的光只能照亮一部风的黑暗。现实的可能性只有趋向于无穷时才会达到理论的抽象(人人生而不同)。受现实的影响,才会有差异。因为存在而产生差异。可能性这东西,多则有,少则有,1与0之间,绵绵不断。
自己确定一个固有的结构,然后根据表现出来现象。思维与现象之间没有一个必然的联系,但是有点很微妙或者说玄妙,冥冥中有看不见的东西在牵连。而“我思”就像一个接收器,在感悟。我从自己的选择中窥见自己的偏,它们呈现出一种偏执。这是让我感到有趣。想改变。理智应该往更深去延伸,以框架加变化,哪里出问题,改哪里即可!既诞生于某,又独立于某,行为规矩,自在安心。没什么天意,只是现实的堆砌和可能。
概率是穷极所有现实后结果的已知,可在面对未知时,大概率无用,概率代表一种趋势,现实结果出现的次数多,意味概率大(也被赋予在未来的结果中出现的可能会大)。只是努力窥探世界的面目。
拿已知去预测未知,有依据吗?在“道之内”即全部的结果下,我们可以知道每一次结果出现的可能。可当局者谜——即知“概率”,是否能预测下次的结果?答案自然否。如果说在穷极所有结果下,一切都是平等可能。可现实“存在”需要载体,以何种载体去实现结果,在“当局情况”下(一定范围内)自有差异和差距。出现次数多,概率大(一定范围内)因为载体本身的“理所当然”(惯性使然)。每个结果也是可以被框架细分的。
首先它都是为着“鱼跃龙门”的成就,既受制于大规则,又被自身的小规则束缚,同时还可能受表面幻象的影响,但是一句话‘’虽如此,做更好”。它的出现即存在,必有着差异,理论需要现实的载体。结果与结果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结果。表象呈现出来并无意义。它只是现实投射的载体,不需要拘着谁合不合适,这本身符合“无限可能”的原则,意义只是被人类赋予。天道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冥冥中有天意,虽不是,又如此。
希望不一定在每个人的心里。作茧自缚。重要的是选择。学习是个逆流而上的过程,学习意味着思考。不单单学习抽象的知识,慢慢来需要凝集时间,修养性情。不急功近利,既然知道世事艰难。那就慢慢来。镜中花、水中月、身为梦中客。人会在不断分化中,走向极端或者说三千世界,只能选一条。最不可能者是其本身。还真没什么不可能。需要先立后再破。不能因立得到好处,就不继续破。在一个大局里,立毕竟是一小部分,“立”对面的不可能,怎么会“不可能”吗?不想、不贪、不念。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时间长短以及能否承担得起。接受自己的命,不贪。百转千回。确定的一个“一”被瓜分成了几亿份的存在。其结果又会在哪个它上凝集为一个确确实实的“一”。等待时间出结果,试验耐心。体会面对无数时,那种渺小,愚公移山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信心,希望对抗真实与虚妄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