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1人  strong9527

三次握手

原文地址

TCP作为一种可靠传输控制协议,其核心思想:既要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又要提高传输的效率,而用三次恰恰可以满足以上两方面的需求!

TCP可靠传输的精髓:TCP连接的一方A,由操作系统动态随机选取一个32位长的序列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假设A的初始序列号为1000,以该序列号为原点,对自己将要发送的每个字节的数据进行编号,1001,1002,1003…,并把自己的初始序列号ISN告诉B,让B有一个思想准备,什么样编号的数据是合法的,什么编号是非法的,比如编号900就是非法的,同时B还可以对A每一个编号的字节数据进行确认。如果A收到B确认编号为2001,则意味着字节编号为1001-2000,共1000个字节已经安全到达。

同理B也是类似的操作,假设B的初始序列号ISN为2000,以该序列号为原点,对自己将要发送的每个字节的数据进行编号,2001,2002,2003…,并把自己的初始序列号ISN告诉A,以便A可以确认B发送的每一个字节。如果B收到A确认编号为4001,则意味着字节编号为2001-4000,共2000个字节已经安全到达。

一句话概括,TCP连接握手,握的是啥?

通信双方数据原点的序列号!

以此核心思想我们来分析二、三、四次握手的过程。

A <-------> B

四次握手的过程:

1.1 A 发送同步信号SYN + A'sInitial sequence number

1.2 B 确认收到A的同步信号,并记录A's ISN 到本地,命名 B's ACK sequence number

1.3 B发送同步信号SYN + B's Initial sequence number

1.4 A确认收到B的同步信号,并记录B's ISN 到本地,命名 A's ACK sequence number

很显然1.2和1.3 这两个步骤可以合并,只需要三次握手,可以提高连接的速度与效率。

四次挥手

因为TCP是全双工通信的

(1)第一次挥手

因此当主动方发送断开连接的请求(即FIN报文)给被动方时,仅仅代表主动方不会再发送数据报文了,但主动方仍可以接收数据报文。

(2)第二次挥手

被动方此时有可能还有相应的数据报文需要发送,因此需要先发送ACK报文,告知主动方“我知道你想断开连接的请求了”。这样主动方便不会因为没有收到应答而继续发送断开连接的请求(即FIN报文)。

(3)第三次挥手

被动方在处理完数据报文后,便发送给主动方FIN报文;这样可以保证数据通信正常可靠地完成。发送完FIN报文后,被动方进入LAST_ACK阶段(超时等待)。

(4)第四挥手

如果主动方及时发送ACK报文进行连接中断的确认,这时被动方就直接释放连接,进入可用状态。

作者:魔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264012/answer/2982644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