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耘心解之八:道不远人莫外求
《中庸》原文-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中庸》耘心解之八:道不远人莫外求耘心解读:
本章承接上一章内容,继续阐述中庸之道“道不远人”,起始于夫妇、生活与家庭,只要做到极致,便可明了天地之道。大道即在身边,人人皆可为道。道就在生活之中,就在家庭之中,就在人们的日常言行之中,也正因为人的存在,道才有了意义,道更不是脱离生活的独立存在,为道者更不需脱离世俗,进入山林去寻求,而是生活即是道场,生活即是修行。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中庸之道亦然:道不远人,若远人为道,终不得道。正如佛言: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这不同于老子道家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样的“道”虚无缥缈,是彼岸世界的一个他者,是孤悬世外的。
《中庸》耘心解之八:道不远人莫外求孔子引《诗经》而喻之:“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拿着斧头砍制一把斧头柄,制作的规则根本不用向远处求,只需看一眼手中的斧柄,就知道如何砍出一个标准的斧柄了,这告诉我们,道是不需要外求的,道就在身边,“其则不远”啊,这里的“则”就是道,法则道理,就在身边。引此一句,显然是在告诫世人,欲要修道,无需远求,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正如佛偈所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儒家虽然没有强调,道即在人的心中,每个人的内心,便有真如大道,但却也明白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道场,道从来就在我们身边。
孔子也说:“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里的仁,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我固有之也”。
《中庸》耘心解之八:道不远人莫外求然而,“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依照手中所持的斧柄来制作斧柄,毕竟还是有差别的,斜着眼去审视它,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只需稍加修正,依然可用,并不必一定外求斧柄。孔子为消除人们对“道”的误解可谓用心良若,思虑周严。
也正因此,孔子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第一个“人”指的是自己,第二个“人”指的是他人,这里的“以人治人”,绝不是平时所讲的霸权思想,而是“修己安人”,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为道不远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拥有道,因此,只有自己修身修道,才可以推及他人,才可以让他人改变,正所谓“求诸己而后求诸人”,内圣(修身)外王(安人)之意。如果人们从身边取得了“道”,只要用心修行,就可以施与他人。
也正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做到了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如果自己都不愿意,那就无需“治人”(施于人)。
此一节,重在强调,道就在自身,当以修身为本,修身而后可治人可安人可施于人。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让别人做。
《中庸》耘心解之八:道不远人莫外求孔子从自身反省,自我批判,以劝世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为人子,事父不够;为人臣,事君不够,为人弟,事兄不够;为人友,助人不够,可以说于孝于忠于悌于信,都有亏欠,因此,日常所行之德,所谈之言,怎么能不更加严谨呢?怎么能不自我勉励备加努力呢?怎么敢再自我放纵无所顾及呢?唯有“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谨言慎行,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忠厚诚实的样子啊。
孔子以他谦卑慈悲博爱之心,内省自己,劝告世人,他太希望这个社会有所改变,太渴望能够以己之“明德”来“新民”,进而使天下“止于至善”,也正因为他要求太高,期望太切,他越是不敢直接要求他人,而是省查自我,时时从自我出发,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够极至,他真的不敢奉劝世人去修身行道,这是内心的不自信么?不是,而是对这个世界抱有太深厚的感情与慈悲,所以他才一遍遍地提出“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之苦心,之悲心,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