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讲一个故事就好了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77人  伍锌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出发之前,司机和工作人员都提醒我们要系好安全带。因为勒着有点不舒服,车开出去一段路,我就把安全带解了。

然后我就看到车上播放的宣传片,有一辆车侧翻,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都被甩了出去;有一辆车发生意外,系了安全带的人逃过了一劫。因为放的是事故现场录像,加上自己也坐在车上,看得我有种心惊肉跳、劫后余生的感觉。

最后旁白出来了,说在重大意外中,没有系好安全带,死亡概率是X%,系好安全带,活命概率是Y%,这个X和Y我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那几事故画面却刻在我脑海里。后来在那天旅途上,我全程都系着安全带。

这是我被故事深刻影响的一次,别人说了好几次的事情,我都没有在意,看了一个故事,我就被教育了。

和这个情况类似,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明明说了好几次,对方就是听不进去。家长反复教导孩子的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话;比如老师反复讲一个知识点,始终还是有学生会做错;对同事交代过几次的事情,对方就是忘了办......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单纯的摆事实是无法影响其他人的,生硬的说理、强制命令,机械的重复也是一样,不会让别人真正的关注你,更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

《故事思维》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认为,遇到这些情况,最好就是讲故事。

安妮特.西蒙斯曾创办过咨询公司,培训过微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著名机构,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发现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主观、感性的,他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去解读眼前的事实。要说服他们,就要打动感性思维的部分,取得他们的信任。

当你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因为传达了背景、细节、感情,让平淡的表达变成立体电影,对方的感性思维自然会被打动。

就像系安全带这件事,尽管有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提醒,但我开始却不在意,我甚至还觉得这只是一种例行劝告,直到看到那些不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恐惧、哀伤,于是才真正的有了安全意识。

故事能创造影响力

很多问题,用线性、直接的方式不好解决,用故事反而会取得好效果。

比如,都很难直白说出来的事情,像工作中提醒上级犯错了、拒绝别人的要求,这些情况,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个故事来委婉表达。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位日本商人有一位女性合作伙伴来自美国,他想提醒这位女士,到日本要注意衣着,不要穿红色、紧身的衣服,不要化浓妆、不要穿超过两寸的高跟鞋,等等。如果这位日本商人直接把这些话说出来,会让对方感受到了不尊重,造成误会。

换一个方式,他讲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女士第一次到日本办公室,穿得很鲜艳性感,引来许多日本男士搭讪,虽然她这副装扮在美国很正常,但在日本会显得轻佻、诱惑。讲完这个故事以后,他再提出穿着的注意事项,这位美国女士就容易接受了。

另外,想要表达生动,也可以借助故事。

比如,老师讲解抽象概念,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解释;第一次见面做自我介绍,可以讲自己的经历,让别人记住你;产品演示,除了数据和图表,还可以讲一个产品故事。

有一个护肤品牌子,在朋友圈卖得很火,口碑也不错,它的文案内容就喜欢讲故事。除了描述产品效果有多么好,还讲了创始人的故事,讲他从世界500强辞职,怎么艰辛创业,怎么寻找高质量的原材料、怎么争取大牌供应商;然后又讲了配方师的故事,讲她怎么废寝忘食研制配方,用自己皮肤试验,有了效果之后才让产品上市。

这个护肤品能打开销路,文案的故事功不可没。这就是故事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讲什么样的故事?

安妮特.西蒙斯认为,要讲故事,就要讲充满情感、有丰富细节的故事,交代好人物、时间、地点,背景,思想,不要大而化之,泛泛而谈。

比如,“有一位国王能点石成金,但是他这个能力却带来了灾难”,这样的表达不是一个故事,只是在举一个例子。

如果这样说,“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迈达斯国王,他很贪婪,向神祈求获得点石成金的能力。于是,他碰过的东西都能变成金子。起初他很高兴,但是,当拿起的食物变成金子,当抱起的女儿也变成金子的时候,他后悔莫及,祈求神收回这个能力,让一切恢复原状。“

这就是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背景、有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思维》里提到了六个好故事的类型,学会讲这六个故事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讲的内容:

1.“我是谁”的故事

你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不了解的人所说的话,所以,告诉别人更多的背景信息,告诉别人“我是谁”,是获得信任,让对方愿意倾听的第一步。可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讲一个能表明你的价值观、性格的故事。

2.“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没有人会相信无事献殷勤,为了打消别人的疑虑,应该先讲出自己的意图。用对方觉得合情合理的方式,表达出你有什么利益诉求,这样,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故意隐瞒什么,才会相信你后面所讲的东西。

3.”我能为你带来什么“的故事

当别人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了你的诉求,接下来他们想知道就是你能带来什么好处。在讲述此类故事时,要找到对方与你的共鸣,找到你们的共同利益,尽量用具体的细节打动他们。

4.授人以渔的故事

传授别人技能的时候,不要单纯讲怎么做,用故事告诉对方更多背景信息,比如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学好之后有什么效果,这样,对方就能主动学习,事半功倍。

5.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当你要表达某个主张,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撑,人们会觉得不可信。向对方讲述这个主张在实践的故事,就有说服力了。实践的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讲别人的经历。

6.“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让别人觉得你懂他们的心思,他们就乐意接受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你想要影响的对象,发现他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在意什么,然后准备一个故事,来应对这些状况。

当然,好的故事没有固定的模板,记住它们遵循一个原则就可以:关注人的情感,打动感性思维。

讲好一个故事的技巧

好故事有了,但是也不要忽略表达技巧。《故事思维》里提到了很多讲故事的技巧,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

1.关注人性

书上有句话:

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其目标就是要将别人的动力与你的目的联系起来。
说的就是要关注别人的需求。像卖东西一样,你给的刚好的是别人想要的,买卖才能做成,如果别人不需要,你的产品再精致,也不会有人买账。多讲一些与大家都切身相关的故事,比如关于家庭或者工作的故事,就会唤起共鸣。

还有,表现得很专业、理性和机械,会拉开和听众的距离。要展现你个性的一面,不要追求每个细节都清晰、讲究逻辑,展示能打动你、吸引你的东西才最重要。

2.展现具体细节

故事是靠细节打动人的,细节越具体,就越容易产生广泛的联系。不要讲无关痛痒、假设性的东西,它们不能在感官或情感层面刺激听众。安妮特.西蒙斯说,泛泛而谈只能激活大脑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区域。

3.学会聆听

聆听可以让你了解谈话对象,知道对方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在表达自我,发现被认真聆听,就会放松,产生信任感,表露出真情实感。当你知道了解了谈话对象,就能说出对方愿意听的话了。

聆听还是一种学习讲故事的方法。看对方说话,可以学习如何控制声音、语速、语调,观察他们回应别人的方式,体会个中的情感反应。

4.注意口头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

在传达信息的时候,口头语言只能起15%的作用。安妮特.西蒙斯提醒我们,讲话时还要注意语气、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要调动听众的其他感官,描述味道调动味觉,模仿声音调动听觉;另外,还可以利用适当的沉默,让情绪扩散。

最重要的是,用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在讲故事之调节好情绪,情绪好了,一切表达都是自然流畅的,你的故事自然有感染力。


总结自《故事思维》

回想我们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我们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其实是从故事开始的:

我们通过父母讲的传说、童话,想象大千世界;通过寓言故事,接触各种人生道理;学习一个成语的用法,必定会熟悉它背后的故事;学习历史知识,也就是在学习过去的故事......

从这方面来说,故事可以说是我们学会的第一门语言,也是我们共同能接受的情感语言。

《故事思维》这本书启发了我们,在沟通表达遇到困难的时候,摆事实讲道理三番五次都没效果,不妨用“故事”这个情感语言,打破障碍,让你所说的话直抵对方心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