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和||反对形式主义
我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才把女儿的寒假作业搞明白。
学校发来一份《寒假终极安排》,整10页,再加上女儿在本子上记的,各种各样的内容、事项、要求。我拿出当年写单位总结的劲头,用上了思维导图,才大致理出一个提纲。
需要每天都做的:写日记、阅读、背古诗、口算、练字、做家务、垃圾分类……
需要每周都做的:科学答题、英语听说、唱英语歌……
寒假期间要完成的:学会花样跳绳、掌握一项才艺、学唱一首歌曲、精读一本书、写一份演讲稿、制作戈德堡……
上述所有作业,都要打卡、上传照片,还有的干脆要打印出来上交。说白了,就是要“留痕”。一趟下来,我光打卡小程序就加了四五个。
我不知道别的家长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感觉是,这寒假放的,还不如回去上学呢。
记得我小时候,无论寒假暑假,一律一本《寒假作业》(《暑假作业》),假期所有的任务就是完成这本书,其他没那么多要求,不也都学得挺好?
其实平心而论,这些作业从“量”上来讲不算太多,合理规划,一天一个多小时也能搞定。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打卡”、“上传”真心让人受不了。孩子背首古诗就完事了,家长还得拍照、录像,还得上传,一天N多次,搞得比上班都紧张。
《人民日报》说了,“凡事留痕也是形式主义”。我认为,作业处处“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作为一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我极其反感形式主义。但是我现在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在教育方面,形式主义的影子也越来越重。
比如说,学校要求“亲子阅读”要打卡,每天上传照片。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我只要在家,每天都会在她床上讲一个睡前故事,讲完说个“晚安”她就睡了,但这样没法拍照,别家孩子都是在书桌前正襟危坐,你俩躺在床上像啥样子!因此,我只能每天先拉着她在书桌前摆拍一个,然后再去床上讲。
再比如,前一阵学校让每个学生背16字核心价值观,背不出来就要批评。我不是说背这个不应该,问题是你让一年级的学生在根本不明白的情况下死记硬背,跟最终实现这16个字有多大关系?
因此,从女儿上学第一天开始,我就认定自己做不了学校眼中的“好家长”,尤其是了解了很多学校和孩子的现状。我觉得我们很多教育理念跟30多年前我上小学时比没什么进步,还是那一套,而那一套在我的人生实践中被证明是没什么积极作用的。
因此,我充满焦虑,但又没有强大到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当前的教育体制。所以,对于形式主义的那一套,我给自己制定的下限是“不唱反调”,但这同时也是上限。
比如说对于女儿这次的寒假作业,虽然我心里充满了抱怨和不理解,但是我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我一旦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就会被她捕捉到,她就会更加理直气壮的不写作业。我只能说,你看,这些作业也不多,而且都很有趣。
剥离掉形式主义的外衣,抵挡住浮于表面的攀比,让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滋养孩子,我想,这也正是家长的作用吧。
写于2020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