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长大的,大概率你的孩子也会是?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小易

看到陪伴孩子系列丛书作者刘称莲在书中讲到一件事,很感慨。

说是女儿小时候刚被他们夫妻带到北京的时候,他们租住在一个小院里,小院里不止他们一个租户。

因为房间特别小,人生地不熟,女儿不适应,吵着要回老家,吵闹着不睡觉。

因为担心吵到邻居,所以他抱着哄女儿入睡,可是很难。

第二天还是被邻居抱怨嫌弃,房东找上门来,说让他们立刻搬走,给他们三天时间。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做?

说你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

作者知道孩子正处于适应期,刚从老家大院子大房子搬到这里不习惯,不喜欢。

也知道房东选择让他们离开,是因为否则其他住户搬走,有他们在也没有其他人愿意来住。

接下来尽快和丈夫找到了另外一家院子,租了最角落里的那间。

但是说实话,我看这件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冒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我是那个小女孩,我一定会当场(房东来,或者刚走)被骂一顿,“看看你,让你别哭,让你别哭!人家来撵我们走了!以后不许哭了!”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如果是我,一定会得到这样的惊吓和恐吓。

觉得自己的感受有问题,原来自己的感受是错的,会带来这么大的麻烦。然后就纠结了,疑惑了,表现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脱节了。

其实孩子活在他自己的感受里,自己的世界里,而且都是真实的表达。

两种不同的做法会带出不同性格的两种孩子。

前者孩子长大后,仍然会很关注自己的感受,也会自然的表达真实的感受。

能够被他人看到和他人发生真正的交流和链接,活的自在,过的舒心。

后者孩子长大后,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总是察言观色,看看别人有没有生气,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活的虚伪又窝囊。

而怎样长大的孩子,就会怎样去教养自己的孩子,像一种传承。

要想打破这种传承,需要觉察,觉察到了就可以慢慢改变。

往小了说是个人成长,往大了说是改变家族命运。

是因为昨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想到这点。

小宝拿我的手机玩游戏,晚了,我没等他一局结束,就给他抢了过来。

看到保洁留言,她下午两点给我打电话,说来城里了,先来我家给擦玻璃吧。

结果我没有看到,没有回话。

本来说是二十五来擦玻璃,但是看到天气不太好,我就昨天打电话,看能不能早点。

她说晚上回来给我留言,确定今天上午还是下午来我家。

所以我就想着晚上看她留言。

没想到她昨天下午就可以来。

我抢了手机之后,小宝很生气着急。

我说了这个事,他一个劲地说“我又不知道!我又不知道!”

我似乎找到他玩游戏的不好了。

连说了好几遍,“你不玩手机,不就不会错过了吗!”

他一会儿说自己不知道,一会又焦急自己的那局游戏。

“快让我看看!快我看看!”

我让他看了下,游戏已结束,然后我就帮忙退了。

他生气的离开。

然后过了不一会儿,他又来到我屋里,笑意盈盈的说,“明天我帮你一起擦玻璃吧。”我也友好又好奇的看着他,他继续说“就像蜘蛛侠一样,在墙上你爬来爬去就擦了。”

我说那太好了!

然后接着说“我也真希望时间能退回去,让你把那局游戏玩完!”

“我打的超级好,都MVP了。可是我退出了,别人就打不好了。”

他遗憾地说。

不过是心情愉悦的说着自己的遗憾。

我知道,我们又和解了。

不过这个和解之路是在孩子的引领下,才走出来的。

因为我的觉察和孩子的积极表达,我们都将走出不一样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