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记
苦乐记
作者:石宏博
在上一篇文章里面,说到苦与乐,有的时候可以相互转化。这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福祸相依的传统思想。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吴王夫差沉迷酒色而身死国灭,比如吃惯了肥甘厚味的富翁,突遭变故之后,很难再吃下一般的食物。这就是之前的乐,变成了当下的苦。
文章还列举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是做事业前的状态,“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须,还列举了甘甜的井水,先枯竭,而苦涩的李子得到保存的故事,这是,人在受人操纵,主宰时,明哲保身的智慧。这些就是之前的苦,变成了之后的乐。
今天我来说一说生活当中,做为一个个人,对待苦与乐的策略。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有好多在体 制当中人的感慨,所谓体 制,就是很多事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包括自己的事。所谓身在宦海,身不由己。细想一下,社会不也是一个大体 制么?人在江湖,同样是很多事,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包括自己的事,同样身不由己。
总之,我们生存的世界纷繁复杂。在这样纷繁复杂,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谋生,首先要对这种纷繁复杂、身不由己的情况要有所觉醒,然后需要一定的策略。对待苦与乐的策略,是这一谋生策略的一部分。
首先必须要说生活当中的苦与乐都是必要的,不经苦心,难有志气,而没有乐事,就缺少了人生的重要一环,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给自己提供动力等方面都会缺失。
在必要的基础上,因为资源有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成本或者说是代价。
然后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是否可控?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控的?
比如有些乐,一开始就成本极其高昂,比如奢侈品,奢侈旅游,奢侈住宿,这还好,它的成本仅仅体现在购买成本,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能控制自己的,也就是可控的。
而有一些乐,一开始显得成本不是那么高昂,比如一开始喝酒,没有酗酒,倒还好,一旦开始发展到酗酒,
那他的成本就体现在购买成本与坏事成本与健康成本,而且一旦到这个阶段就不可控了。
相对好的一些乐事,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较优秀的兴趣爱好,比如练字,比如写作,比如健身。甚至可以控制的喝可乐都是低成本获得快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巴菲特就一直在使用,可控制的情况下,它的成本非常低)
这些成本都比较低,而且比较可控。
还有一些成本不是很低,但是比较可控,比如说成熟的社交,良好的人际关系。
还有一种考虑因素,就是前景,一般来讲,成本低廉并且可控的乐事,前景一般都不错,而成本高昂或者是包含各种隐含成本并且不可控的乐事,前景就很糟糕。
综上所述,成本(时间,空间,金钱,健康,成事与坏事),可控性与前景是我们考虑是否要进行一项乐事的三种考虑因素。
选择吃苦,情况也差不多。
吃苦的前景的选择。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要选对内容,方法和赛道。否则,吃的苦不会变成乐的。
苦与乐的相互转化。
这都是内在的,在一个健康的人的生活当中,苦与乐都是相互转化的,比如承担的了健身的辛苦,就开心于获得了一个好的身体。像写作,练字,内在逻辑都是一样的。社交和人际关系要复杂一点,今天时间不多了,就不展开了。
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有的时候我们是身不由己的,所以相对自主的人格,自主的思考与自主的方式方法就尤其显得更为重要,在苦与乐方面也是这样的,注意成本、可控制与前景,规避危险,是一门必修课程。
好了,刘基的文章加上今天的文章,关于苦与乐的选择与结果,基本上就已经说清楚了,有机会的话,我再把福与祸再讲一讲,今天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