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专业,总也有话题——简简单单说大学

讲真,每次写日更没新话题,都不由自主的召唤老朋友——“专业”,这可能是我本职工作和高考生涯规划衔接的最紧密的一个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理智选择新设专业】
2012版的教育部本科目录里有506个专业,2020版的本科目录就变成了703个专业(这是全国所有高校设置专业的基础,大家都从这里边选择开设)。高校新增专业和撤销专业都是学校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程度的一种反应。
一般来说,新增的专业都是当下这个行业急需的专业, 所以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填报的时候可以优先选。
从学校角度讲,新增专业有了首届毕业生那一年,会接受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考评是否办学达标有没有学位授予资格。也就是说,每个学校上新专业都有一个成熟周期,首届参考的考生不太稳定。专业成立时间较短,设备和教师资源相对短缺,课程设计也不太成熟,所以考生切勿盲目跟风,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并且一定要选择报考范围内最好的学校,才有教学质量和就业机会的基本保障。
建议: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办学背景,考虑专业和考生个体的职业兴趣、能力匹配度。
【理智看待热门冷门专业】
很多考生在报考时会将热门专业作为首选,这是正确且正常的,因为热门专业就业率高、工资高、发展前景好,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专业,否则入学后发现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学习能力,到毕业时专业能力不强的人很难被企业认可。(这个话题每次说,我也是苦口婆心哈)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热门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好,但是这类专业需要很好的数学等理科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科目难度大且枯燥,因此在报考热门专业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我们选的不止是专业,是工作工作工作岗位!我们学的不止是知识,是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技能技能
应对方法——提前了解专业内涵
所谓的专业内涵一般包括: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培养体系、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个专业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要单纯凭借名字判断专业性质!多去查阅一些资料,多问问实际学习该专业的人,从而也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和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
……今天写到这里吧……
我是TT,一个来自高校的高中生涯教育教师,一个有温度的国家注册职业指导师。和你一起科学定位高考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