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日更500字以上送赞活动心理读书

杂文 ‖ 夜话

2024-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字你好

久未写日记,有点陌生。

日记体是最亲近的形式,早年的写,如同知己,如同手术师。

日记尚未成熟时,只是为完成,待与故事中那些名人“接触”,特别是那些如尼采、托翁、歌德……的名人,写日记就有了真正要剖析灵魂的迫切感。只有剖析,才能真实地发现和挖掘潜意识层次的东西,呈现那些好与不好。潜意识是灵性的,深层的。

与此同时,喜欢望天空,探寻无形,常与无形对话,不断用“为什么”对话,成了生活的一个亮点。

这亮点,自然点亮了午夜的梦,那五彩斑斓的时空,无不诱惑,无不带着天真。

这些好似从未与人说过,原因也许是无从说起,没有眼见为实的东西。沉浸式的想着,里面的民间传说都是奇特的,这种奇特与现实相通,只是许多人切断了这种通感。

日记中并未写过这些天空类的东西,只在大脑中呈影像存在过。

步入社会,挺复杂的人性,基本不按理出牌,阳光下是一回事,阴暗中又是一回事,大家都戴面具,在自得其乐中,又累得想爬,这一出出的,像不得而为之,像程序一般的执行指令。但也有人天生好演。

这些违心的东西,人们在端杯举酒中热闹一番,豪爽的大有人在。而在另一些处所,也喜笑颜开,交换物质,人性互供,来个赏心悦目。

每个时期,累并快乐着,就够好日子了,其实用不着较真,更用不着较劲,除非你能降魔。

不知扯到哪去了。扯着这些时,是看着人们嘴上说好,心在说累,但有少数人着实是真正的好,他们心近天真,近自然,在舍得中生活,心态轻柔。

写日记,没有个定法,随便写就是。

物质丰富的时代,回归是个重要的事,怎样回归,是个人的事。

网络时代,游走的意念遍布每个角落,好像没多少人真正落地,没真正落心,他们体面地说话,诗情画意间,朗朗上口,几乎人人都成了演说家。

然而,从字面看是这么回事——好,但从夜灯来看,难说得上是好还是不好,只有时间回答。

手机让时代享受科技,科技却成了时代的隐患。人们已远离基本的东西,跟着刹不住的欲望,高攀科技,让科技进入到科技的谋略战术中,进入好坏难分的领域。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的驱使,争是人性,不争是神性。

文字的形成,是随意识形成的。意识形态,千差万别,只有顶峰意识,才是共识共享,共识共享那没有层级的意识。

生活无需太多评判,当你有层级意识后,只要有爱心,你就有了上谦下容感,没有区别心,只有区别对待,心态均一。

现今丰富的生活中,色彩太艳丽,让人享受的同时,带出了魔性享受。拿法规制约着人性,一边又魔幻人性,是作践还是在利用人性?都是。人性早已成了商业化,被拿捏得正合,商业都是人性推进的,又都是人性消费的,这样一说,又是难分好与不好的了。

人的活动,是与时俱进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