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小职员,凭什么在现代爆火
两千多年前,正值我们的战国末期,一大批精英涌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嬴政、吕不韦、李斯、廉颇、蔺相如……但有一个原本不知名的秦国小职员,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在今天史学界、考古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还出现在了央视的节目中。
这名小职员是位工作狂,但是职位不高,一直没有爬上去。他长时间担任县令史,是县令下面的一位小吏,日常负责刑律方面的事项。
当时的年代战火纷飞,小职员也参与其中,三次参军,都侥幸活了下来。后来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死在任上。
小职员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习惯,就是喜欢做工作笔记。
因为是从事律法类的工作,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把当时工作中涉及到最常用的条条框框都记了下来,尽管写得言简意赅,但也足足写了几万字。
小职员更牛的一点,是他生前叮嘱家人,因为自己过于痴迷于工作难以自拔,在他去世以后,一定把他的工作笔记、收藏别人的笔记和书,陪葬在他的棺椁之内。
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在两千多年的岁月打磨之下,这些工作笔记(竹简)应该尘归尘、土归土,啥都不剩下了。
但是,苦心人,天不负,他的笔记(竹简)后来完全被水浸泡,再加上他的墓室外面,用青膏泥层层封住,极为结实,成功地阻止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这双层保护之下,竹简竟然两千年都没有腐烂。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修建水利工程,小职员的墓葬被发现,然后惊动了全世界。
这名小职员的名字叫“喜”,他的墓室里面发现的竹简被史学界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
他的工作笔记有多重要?是目前挖掘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法律条文,甚至成为探究中华法系源头的重要素材,还是了解秦国风土人情的顶级文物,之前几乎没挖掘到同一时代,有如此详实的文字描述的文物。
喜的工作笔记共1155枚竹简,80枚残片,记载内容极为庞杂。
其中记载《秦律》十八种,共202简,内容涉及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各个方面,连“环境保护,以便可持续发展”一类的内容都记载了下来。
光是律法不便于自己理解,喜还把律法记成问答的形式,和今天我们的“法律解释”很像;还有《封诊式》,记载了审判原则,整个案件的全流程,包括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这相当于今天的经典判例。
不但如此,喜还把《编年纪》枕在了头下,记载了从秦昭王元年(前306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秦国最高光的时刻,有些史料甚至可以打脸无韵离骚的《史记》。
在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中,就让这两千多年的小职员喜,再次走进观众的眼中,成为爆火的“网红”。
以上。
参考资料:《国家宝藏》、《云梦睡虎地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