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以前的事情太久远了,记不太清楚。就从初中说起吧。初中第一次离开家住校。除了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有几个画面是一直没忘的:老爹第一次送我来学校,回家时的背影;早上第四节课铃声将要响起时桌子下面碗筷的碰撞声;每学期末学校食堂送的一个鸡腿;踢球骨折住院时同学们堆了一桌的水果;帆哥扛着我上六楼的背影。。。。。。
高中离家更远。已经觉得离家是另一种自由。被打包的同学挤爆的窗口,动不动就抽牌的室友,可以肆意奔跑的沙场,新宾的炒粉,以及那些再熟悉不过的身影。。。。。还都历历在目。
大学离家最远。关于学习,就是作图一流,数学崩盘。幸运的是交了很多好朋友,一生的财富(差点就有爱情了)。搞了四年话剧,收获了很多。大学的想法还是有一点的,一心想做个科学家,在船舶行业做个几十年,成为一名传说中的专家。
毕业后就到了江苏某船厂,当时是国内最大的民营船厂。在船厂干得很认真啊,各种学习,人家都觉得人太老实了。面对巨大的工程机械,非常的兴奋。头几个月在现场轮岗,在船上站一个半天,回来脚后跟都是麻的。天热的时候,船上的温度也是40来度,要穿工作服,经常里面的衬衫是湿透的。有时要进船舱里去,那场景,跟电视里的炼狱一样,一片混沌,一片昏暗,灯光的亮光显得很微弱,电焊的火花不时的喷出,耳朵里全是砂轮跟钢铁碰撞的吵闹,空气中全是钢板燃烧的味道。身在其中,唯一的感受是这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后来分到设计院,专职画图。用的软件是全英文的,Tribon M3 ,作为一贯的作图高手,对这样的软件的研究一直是我强项,在一个月内就基本掌握了软件的运用。还能帮着带一带一块进来的同事。过了一年,船舶建造业急转直下,厂里的效益已经接近枯竭。最惨的时候,两个月只发了2000块钱,吃饭的钱都没了,借的同学的几百块来吃饭。夏天,在南通接近40度的高温下,没钱开空调,每个人自己买个小风扇对着吹。打印室的纸都买不起了,现场施工的人来取图纸,就说,图纸我们有,纸你们要自己带。就这种情况下,还坚持了几个月,也不知道是什么一直让我坚持了这么久,也许就是在家口中说的傻吧。对行业,对公司的重新崛起抱着一丝幻想。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专家梦的坚持。
到了13年底,到了深圳招商。头一次感受上班也要坐船感觉。很新奇。这里用的软件是国产的东欣,从什么都不会到掌握,用了一个星期,那时的我,真是一把学习的好手啊。刚开始的一年,学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第一,发了第一份图纸,第一次下修改单,第一条船下水。在大家的帮助下,渐渐在科室中扛起了核心生产力的重任,负责比较复杂的工作,同时帮着大家解决软件应用的问题,模型建造的问题。在岛上住了两年,每天就在宿舍和办公室两点之间往返。最长的一次在岛上呆了一个多月没下去过,过着完全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加班的时候就对着电脑,忙到九点十点,还有人不时的催一催,什么时候能搞完。不加班的时候就上上网,研习祖国伟大医学,学学毛笔字,过的仿佛是老年生活。偶尔同以前的同学啊,朋友啊说起现在的工作,他们都说做技术挺好的,稳定,压力不大,人际关系简单。自己想想,没毛病。就没想太多。偶尔也会想想要改变,可又不知能做什么。后来招商的经营也在走下坡路,我同学开玩笑说我不仅搞垮了一家公司,还能搞垮一个行业。。。。。。。。。
本以为日子会像流水一样就这样一直下去,却在一个周末发生了转变。一个大学同学想去听一个保险公司一个为期两天的课,当时我是拒绝的,早上8点半要到小梅沙,好不容易有两天休息,还要早起,简直不想去,说不定还要被洗脑,想想都觉得可怕。他非得要去,说可以送我一件衬衫。实在不好再拒绝就去了,去之前还做了很多约定,说什么要是要交钱就走,要是发现什么疑似传销的行为马上撤。两天的课听下来,并没有发生预期的情况。讲课的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过往,讲太平这家从没听过的公司,讲保险这个行业,感觉比大学的老师都讲得好。其间也有喊口号这种环节,还有唱歌。感觉有点不适应,但是也没有反感的程度。口号也是自己想的,没有想传说中的打鸡血,每个人上台喊冲冲冲,干干干的场景。下课后生活辅导员要我们写感想,这倒成了个大问题,多久没有写东西了,特别是关于自己内心的东西,完全写不出来的感觉。两天的课下来,接收到了太多的东西,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就记得了几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在三楼,想看看四楼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其实只要走出现在的房间,从楼梯走上去就好了,只是很多人不想走出现在的房间。
回来之后,抽时间理一理自己近几年的生活。发现近两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居然想不到什么东西,感觉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都差不多。能想起的东西少得可以。一年真的是过了365天吗?还是过了一天,重复了364次?虽然,在人们眼中我很活跃,跟朋友们的关系也挺不错的。我也不知道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整天笑嘻嘻的,很多人的评价就是可爱。也还算的好词吧。工作也很努力啊,做得也很好啊,可是,为什么离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呢?去翻了翻刚毕业那时的笔记本,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很多很有见的想法,一针见血的指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然而,可怕的是,我现在居然写不出这样的东西了,我的创造力,我的灵性不见了!这几年的成长,只体现在了工作的技能上,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成长是没有的,甚至是退化了。所以,我想到了改变,去试试那个叫保险的行业。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辞职的时候,我连我的推荐人都没见过。
在我的印象里,卖保险的人应该跟其他销售差不多,没别的可干了才去卖保险,而且嘴皮子很能说。进去了才知道远没有那么简单,我的这些我们叫伙伴,都来自各行各业,都不是等闲之辈,有公务员,有老板,有老师,有学生。是一群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我们的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推销保险产品,大部分的工作是唤醒人们的风险意识,让大家可以坦然面对风险,并积极做好应对风险的措施。其实明白了什么是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怎么买保险,最后才是买什么样的保险,根据不用的喜好,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需求匹配产品。一上来就推产品就是耍流氓。除了宣传保险,搭建专业的知识体系。代理人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打磨自己,跟客户一同成长;还需要做活动的策划,写文案,营销自己,做讲师,做住持,管理团队,做职涯规划。。。。。。基本上一个好的代理人是无所不能的。
当然,保险也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容易,有一个笑话,说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往别人脑袋里装东西,另一个是从别人口袋里拿钱。而保险,却要同时做这两件事情。很多人没走多远就走不下去了。其实我也感受到了很多,也想过放弃,但是,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我已经爱上了这份职业。有位老师,是谁我不记得了,说所谓热爱,不是不抱怨不怀疑,而是步履蹒跚却依然在坚持。我一直是一个不善表达自己的人。现在只能通过写,来说说这些日子的所思所想。
很多人不理解,总觉得某人做了保险就是被洗脑了,被鸡血了,被魔化了。我的朋友们,不是我做了保险就变成什么样,而是我什么样,做保险的人就是什么样。我找你聊天,你并不会损失什么,反而可能会有收获。以前,一直听说,保险都是做熟人,怎么怎么样,以前听着没什么感觉,甚至还扬言自己做了保险,肯定不找你之类的话。等自己转换角色之后,才发现,确实要先找熟人。你发现有家餐馆有便宜又好吃,会不会推荐给朋友?那保险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先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亲人,同事?在我的朋友圈里,缺乏保障的人还是非常非常多的,很多人却对保险代理人有天生的排斥感。敢不敢敞开心扉对待你做保险的朋友。有时候真的觉得心累,跟他谈半天,老是觉得你对他有所图。关注的不是自己能有什么样的保障,而是你能省多少钱。很多保险代理人的乱象其实是客户自己惯的,不返佣的优秀代理人不选,选择返佣的投机代理人。让更多不称职的代理人越来越多,几百几千块的所谓优惠,丢掉了保险代理人的优质服务。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有人说,你一来就给我讲这风险那风险,就是不盼我好是吧。我们也不想啊,可是跟你讲你需要保险啊,保险怎么怎么好啊,你听吗?你信吗?你会行动吗?保险就是这么个东西,你好的时候感受不到,你需要的时候能帮你。你又要看到保险的好,又对风险避而不谈,心累。看电视剧都知道忠言逆耳,都讨厌听信谗言的昏君,都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而自己,又做得比昏君好?买彩票百万分之一的中奖率都觉得说不定自己会中,而千分之三的意外,72%的重疾概率都觉得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还能说什么呢。而对于说讨厌保险的,保险骗人的,我就不做评论了。保险就是一份合同,她不会骗你,骗你的是人。
还有一类就是传销说,洗脑说,鸡血说。传销我不太熟,但是我相信,说保险是传销,保险洗脑的人都是开玩笑。关于鸡血这一点,很多人做了保险之后基本上都会变得积极向上,不是他们没有忧愁,而是选择向有光的地方靠拢。在岛上打工的时候,确实对奋斗啊,目标啊,人生规划啊没有什么感觉。就老老实实上班就好,给你派什么活就干什么活,自己的前方掌握在领导手里。现在是什么,保险就是创业,怎么经营自己说了算,我的主管,我的部门长对我没有行政约束力,我每个月拿多少钱也不是他们说了算,你要进步大家会帮你,你要放弃治疗,谁也帮不到你。我现在发的看似很装逼的朋友圈,在你看来是很可笑,但是,我要激励我前进,我要给我自己信心,我们保险公司就是这样一种氛围,我们相互扶持,一起前行,我们在信心满满,觉得可以帮到你却惨遭拒绝的时候,需要伙伴们的鼓励。我们不会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
最后,感谢你能看完这么字。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但是谈保险,谈人生规划的时候,请静下心来听我说,对我很重要,对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