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依恋关系
儿童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
1,安全的依恋关系
母亲离开,痛苦;母亲回来,继续玩耍。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天然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和社会关系的雏形。当我们温柔照顾孩子,积极回应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会帮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也让孩子明白,即使和父母分开了,妈妈也会回来。
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孩子会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觉得安全感不足,会返回妈妈怀里汲取心理营养再补充,然后继续探索。只有孩子安全感充足了,孩子才会勇敢走出去,而非被我们推出去还抱怨孩子怎么这么黏人。孩子黏人只是表象,深层次的还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依恋关系。
因为妈妈和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孩子社交关系的模版,他们在安全感充盈条件会调整自己,适当探索适应未来的社交关系。
相反,父母情绪总是崩溃失控,孩子的哀求和哭泣也还不来妈妈的帮助和爱,孩子就会认为我们不爱她,认为是自己的不好让妈妈不爱我,认为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父母的感受才是对的,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2,回避依恋关系
母亲离开,不痛苦;母亲回来,忽略她。
每个孩子都天生需要妈妈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回应,当她求而不得,就会回避依恋关系,因为他们明白即使表达也得不到爱。但是测试发现这些孩子的身体有巨大反应,心率徒增,身体也有焦虑信号释放。
3,焦虑依恋
妈妈走开大哭,妈妈回来仍然大哭不止,持续地哭闹来引起注意。孩子的感觉很敏锐的,因为焦虑的妈妈常常容易忽视孩子,孩子发现吵闹就会吸引妈妈的注意。
4,混乱型依恋
妈妈成了孩子痛苦的来源,但有不得不依赖妈妈,会给孩子造成混乱。妈妈情绪不稳定,控制欲强;妈妈自己无助、恐惧,但是表现的甜蜜有脆弱。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会自动删除不想要的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不记得自己有创伤?
作者在心理治疗室遇到一名玛丽琳的患者,就是困惑自己无法和男人接触,每一次肌肤碰触都会让他们打起来,甚至她割自己都麻木感觉不到痛。作者让她随意画画,因为画画是不会遮掩自己情感的,从画中可以看到她残缺的记忆。画中有一个孩子被关在笼子中,被几个人虐打,有性暗示倾向。于是作者让她加入了谈话小组敞开聊天,她的身体开始有反应,走路走不稳,眼睛出现红斑,免疫系统出问题,这也和童年的创伤有关。在作者的心理研究中发现,童年被性侵的孩子RA细胞容易被身体中正常细胞攻击,当作病毒攻击。
接着治疗,玛丽琳的症状开始加重,失眠,莫名的恐惧……在作者的正念治疗中发现,原来她8岁时候被父亲性侵,而透漏给妈妈的事情却被妈妈否定不相信,于是她把自己的创伤挤出来。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孩子社交关系的雏形,无条件的爱孩子,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爱她如她所是,让孩子带着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