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这么有趣

霍光:一个让朱元璋害怕的男人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榕小蜂2

古代封建王朝统治就像一个超级大公司,老板是世袭的皇帝,员工是里面的大臣,公司里面最牛员工是什么样?商鞅张居正一样为公司赚很多钱,还是秦叔宝徐达一样跟着新老板创建一个新公司,虽然这些人也很了不起,但和霍光比,他们都称不上“最牛”二字。

提到霍光,就不得不提他的亲哥哥霍去病——最猛的少年,最短命的将军。霍光本是由霍去病从老家带到长安,准备好好培养的,可惜老天觉得霍去病这样的战神不属于人间,早早又把他带回了神国,十几岁的霍光就这样孤身一人留在了长安。

开始在汉武帝身边做事,虽然小,但工作二十多年没有出过错,深受汉武帝喜爱,在汉武帝去世时被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他成了主要的托孤大臣,领导着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辅佐八岁的小皇帝。

霍光长的正直,为人也正直,成了托孤大臣后矜矜业业,让当官就该给自己谋福利的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找不到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安排到体制内的机会,心怀不满的众人就联合起来,准备搞倒他,群龙不能无首,黑帮打架也要找个大哥,他们也找了个带头大哥——皇帝的哥哥刘旦。

他们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即先趁霍光休假时,在小皇帝面前污蔑霍光,让霍光不及解释就杀了他,而后再废了小皇帝,由刘旦来当皇帝。计划成功的关键是骗过14岁的小皇帝,这几乎没什么难度,看来霍光必死无疑。

没想到的是,皇帝听了污蔑的话,什么都没说,先把霍光叫来,一群人有点慌了,把霍光叫来也没让霍光解释,开口就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一群人赶紧跪下请求原谅,说是受了小人的蒙骗。搞的霍光甚是感动,这时候不得不佩服领导的眼光,汉武帝去世时有六个儿子,单单选了这个最小的做皇帝。

这次的事件让霍光警觉,果然一群人不死心,计谋不行,那就直接杀吧!智商不够,暴力来凑。古代人直接杀,不是说碰见了上去就是一刀,那是市井流氓的方式,太没美感了。一般是请吃饭,人一吃饭就没警觉了,再偷偷上去从后面一刀,杀完人还能接着把饭吃完,这样才有大人物的风范。

一群人就叫霍光去吃饭,霍光再傻,也是读过开国历史,知道鸿门宴的。心里冷笑一声,正愁找不到罪名来弄死你们这群跳梁小丑,既然这么光明正大的送人头,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吧!一股脑杀了个干净。

至此,汉武帝托孤大臣就剩下霍光一个,而皇帝又小,霍光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这也为他完成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事做好了铺垫。

小皇帝刚刚成年就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这种事历史上发生过,按套路来就行,先找皇帝的兄弟,霍光觉得不行,皇帝的兄弟都是汉武帝看不上眼的执垮,那就找侄子,找了一个刘贺,汉武帝的孙子。

不知道为什么找皇帝这么随便,到刘贺上任,大家才后知后觉,这老板完全是一个草包,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喝喝,睡睡女人。霍光急了,我不能对不起大汉天下啊!换了错误就改,那就又能对得起天下了,可关键是人家皇帝都上任了,现在人家是你老板了,是你想改就能改的吗?

古人看一件事能不能干,不取决于这件事难度,而是取决于以前有没有人做过。一查,换老板这件事还真有人做过,殷朝有个叫伊尹的猛人干过,霍光心里就有数了,人家能改我也能,换老板不是一件小事,老板肯定是不愿意被换的,那就要好好筹划一番。

先把下面的人叫来开会,霍光一言不发,等人到齐了,来了一句,我想换个老板,各位怎么看?来开会的都蒙了,回过神来的也不敢说话,这是二把手要炒一把手的节奏,谁先站队谁先死。死一般的沉默过后,一个叫田延年的站了出来,说,霍光你要不要脸,先帝把大汉的江山托付给你,现在你看看你选的皇帝,臭鱼烂虾一个,你对得起先皇,对得起天下吗,各位都来发表意见,现在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认为现在谁还不发表意见就没脸活在世上了。

大臣们纷纷说应该换皇帝,应该换皇帝。他们都看懂了,这田延年就是霍光的托,谁敢说不换今天就出不了这门,在统一了下面的思想之后,还要“说服”上面的人。

霍光没有跑去给皇帝讲道理,因为皇帝就是道理,只有死了的皇帝才讲道理。他也学刘旦对付他那招,安排军队在后宫,再把皇帝骗过去,刘贺一看就明白了,刘贺虽傻,但也知道反抗无用,等到霍光问,你是想当死去的皇帝,还是活着的王爷时,刘贺没有犹豫。

刘贺被安排到偏远地区当了一个小王爷,再也不准回长安,可怜的刘贺当了27天皇帝,一个月不到,就被手下炒了鱿鱼。在经过这次教训后,众大臣经过反复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慎之又慎的找了一个,刘据,这人名声好,有能力,上台之后果然是个规矩的皇帝。

天下放心了,霍光也放心了,不用担心死了以后无颜面对汉武帝了。霍光一如既往地辅佐新皇,还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叫来帮忙管理国家,真是勤勤恳恳,大公无私啊!

朝廷形成了一统朝政的霍党,老大自然是敢炒皇帝鱿鱼的霍光,虽然霍光无意结党,但不得不说,这样确实提高了他管理国家效率。但伟大的霍光也是有弱点的,他读书太少,此时司马迁已经写完了《史记》,这本书他就没有读过,因为里面有一句话他不知道,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刘据早已对霍光恨之入骨,因为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帝国他说的不算,他只是一个傀儡。下面的事报上来,先问霍光的意见,再象征性的问问他的意见,但他的意见甚至连参考价值都没有。

终于,刘据等到了霍光死去的这一天,他为霍光旅行了盛大的葬礼,充分表现了对这个三朝元老的尊重,然后在霍光祭日把霍光的后人杀了个干干净净,也充分表达了对这个多年把持朝政老人的痛恨,至此,落幕。

霍光死后一直被人与伊尹一起称“伊霍”,表示敢换皇帝的人。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废除丞相制度,因为他觉得丞相权利太大,而且历史上还有霍光伊尹这样敢换皇帝的狂徒,但没了丞相的明朝,却也没能逃过历史周期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