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干货

“逃避式考研”?别随意贴标签!​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8243ec3abb02

近日,“逃避式考研”话题上了热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信息: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

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梳理31所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对这些学校的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这些“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深造,其中比例较高的高校有:

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

从报告来看,是有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是出于逃避就业,逃避进入社会的压力。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判和压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并不需要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当几年学生,显得非常顺理成章。

在@中国青年报 微博发起的投票中:

将近七成网友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好找工作;

不想进入社会而考研的网友占18.8%;

只有一成不到的网友认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研究……

这个投票在微博上展开,投票人数15.9万,因为无法判断投票的主体是否都是考研人,所以数据的有效性和参考价值可能会打一个折扣。

也就是说由此得出的18.8%“不想进入社会工作”的比例,并不能简单对号入座到一定比例的20考研人身上。

由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到,中青报的投票是单选,但横向比较每个考研人的单一动机,这并不客观。事实上,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也是复杂的,虽然不排除有人存在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等消极原因,但提升自身价值这一项一定是主要动机。

从下面网友的留言也可以印证,“逃避式考研”这一观点存在片面性。

有作者研究了一下原报道中的相关数据,发现并不能得出“逃避式考研渐热”的结论。原报道的核心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但历年报告中,关于考研动机的选项并不一致,如2018年增加了“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和“作为就业备胎”的选项,但2019年和2017年都没有,与“茫然”相近的选项是“看见别人考研,我也想考”,但选择占比都很低,约为1%。

澎湃新闻的评论指出,的确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社会,而是继续在校园里学习。只是他们升学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每个人的情况则各不相同。从新闻报道来看,逃避就业压力者不少,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恐惧进入社会,还有人的确想从事科研学术,还有不少人想法很“个性”,考研的目的非常个性化,比如想多一些自由时间,或者是为了逃避催婚的压力。因此,不能简单地用“逃避就业”“恐惧社会”等概念给学生们贴标签,至于“逃避式考研”这个词,恐怕也不是一个精准的概括,有以偏概全之嫌。

《工人日报》的评论也指出,标签化思维之下,存不存在着夸大和误伤?时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报考研究生的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可见,考研与就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封面新闻更是用“诛心之论”来指出这种标签思维。将“考研动机”分为三六九等,甚至于划分出、提取出“逃避式考研”加以嘲讽与匹配,这欠了点善良与厚道。无论基于何种初衷考研,但其结果总是一致的:或是“考不上”转而就业、走向社会,或是“考上了”获得文凭、提升自己。总体来说,无论是基于我们社会的崇学重教传统,还是出于“鼓励个体奋斗”的价值信仰,每一位“考研者”还是应该得到无差别的尊重。

我们在探讨考研是坚持梦想还是逃避社会时,都不应该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向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转移过程中,在知识成为社会治理以及文明进步的一个亮点之时,考研,无疑也是个体磨炼提升自己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每个人考研目的不同,但真没必要分个高下,谁更高尚?

考研人不是在逃避,而是通过努力、挣扎来改变现状!考研er,都是最优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