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妈的”而拒绝看这本书,不值
这几年,《麦田里的守望者》无数次打开,又默默合上。这几天,终于看完了。
—1—
这本书的名气很大,出版以来颇受中学生的喜爱。《纽约时报》也给了很高的评价,“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村上春树对这本书很推崇,并亲自为其翻译。
这么有名气的书,加上一个诗意的书名,我忍不住去阅读了。然而,失望到了极点。
打开这本书,先吸引到我的,绝不是优美华丽的言语,也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更不是个性鲜明的人物。事实上,这本书的语言很“粗俗”,只看了几页,就读到了十几个“他妈的”。
而且,这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读上去就是一个的初中生的自言自语,抱怨着和学校有关的一切有关的事情。
读了几页,就合上了这本书,感觉名不副实。
—2—
再次打开,只是想到,这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一遍阅读似乎并未读到。
就这样,看到了书的三分之二处,才看到这么一段。
“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
终于,看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由来。这段话,让我想到了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最后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现实的黑暗、无奈,让鲁迅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这里,虽然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却让我感到莫名的违和感。这违和感来自于说出这段话的人,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
他是一个堕落的少年,请原谅我用“堕落”一词来形容。
他厌恶学校的一切人和事,不喜欢学习,5门功课只有语文一门及格。
他3次被学校开除,这次又被校方开除了。他逛夜总会,招妓女。
他干了坏孩子所干的一切。
这样一个少年说出“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点讽刺。
—3—
这次阅读,才真正读懂了他的孤独。
他明明在言语间无数次提到了自己的孤独,不被他人理解,沮丧到希望自己死掉,我却视若无睹。
他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好。文章一开始就说,他并不想谈到和父母有关的事情,只觉得烦。
他13岁的时候,因为弟弟艾里的死,把车库的车窗全砸碎了,父母要把他送去做心理分析。他只是想要发泄罢了,父母却觉得他精神有毛病。
他离开学校偷偷见妹妹菲比,菲比得知他又被开除了,一直在重复“爸爸会干掉你的”。孩子不会说谎,妹妹这么说也能看出平常霍尔顿和父亲相处不是很融洽。
他只是想让老师不要因为不给他及格而感到难受,特意写了一段话安慰老师。
可是他的历史老师斯潘塞把他单独叫到家里,一再重复霍尔顿是一无所知的,并当着他的面将试卷上的答案念一遍。
这样的老师,除了让孩子更厌恶学校,难道还能指望让老师理解孩子?
他在电话亭中,想要打电话给其他人,却发现不知道打给谁。
他的哥哥D.B.在好莱坞,小妹妹晚上9点就上床睡觉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知道他回纽约了。最终只能在电话亭待了二十分钟中,然后离开了。
他还未成年,面对这黑暗与虚伪的世界,他不愿与之为伍,但又不得以融入了其中。
他必须假装着在乎橄榄球队赢不赢球,整天聊天除了聊女孩儿、烈酒和性没有别的了,还要加入一个一个的小集体。他学到的只有这些东西罢了,其他的什么也没学到。
所以,他才会发出“我毁了,全毁了”的呼喊。
他的孤独被埋在了这些看上去污浊不堪的外表之下,不仔细感悟只会读到他的叛逆和不可理解。
我想,这本书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读者从霍尔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他的孤独、纠结以及他对成人虚假世界的排斥。
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感到孤独,有的人甚至将微笑欢乐带给别人,而自己独自体会热闹过后的冷清。
—4—
威廉•斯特克尔说过:“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霍尔顿一开始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也不愿意和这些虚伪的人待着一起,所以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孤单和难受,他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他才会和萨莉提议,一个他不喜欢的女孩,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当然,萨莉拒绝了他。他甚至渴望自己能够死掉。
这个世界上让他留恋的人不多,死去的弟弟和年幼的妹妹算是他生命中仅有的阳光。霍尔顿在介绍自己的弟弟和妹妹的时候,一直向读者强调他们特别聪明,和他们相处就会喜欢上他们的。
他对弟弟和妹妹的爱,让他希望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着纯洁的孩子。他不愿意那些孩子走向极端,堕入危险的境地,像他一样毁灭。这也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麦田,每个人也都想守护这片麦田。你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但也许你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启发。